最近新接觸的ubuntu系統,之前用的紅帽系統雖說大同小異,但還是有點不習慣!分享一篇ubuntu系統裡面使用者管理的文章。
一、新增新使用者
$是普通管員,#是系統管理員,在ubuntu下,root使用者預設是沒有密碼的,因此也就無法使用(據說是為了安全)。
想用root的話,得給root使用者設定乙個密碼,密碼要求不嚴格:
然後登入時使用者名稱輸入root,再輸入密碼就行了。可以切換使用者su root來登入
ubuntu建使用者最好用adduser,雖然adduser和useradd是一樣的在別的linux糸統下,但是我在ubuntu下用useradd時,並沒有建立同名的使用者主目錄。
例子:adduser user1
這樣它就會自動建立使用者主目錄,建立使用者同名的組。
root@ubuntu:~# sudo adduser linux
new password: 設定密碼無強弱度要求
bad password: is too ******
retype new password:
passwd: password updated successfully
changing the user information for linux
enter the new value, or press enter for the default
full name : 填寫使用者資訊可不填寫
room number :
work phone :
home phone :
other :
is the information correct? [y/n] y 詢問你輸入的資訊是否正確
到此,使用者新增成功。
如果需要讓此使用者有root許可權,執行命令:
root@ubuntu:~# sudo vim /etc/sudoers
修改檔案如下:
# user privilege specification
root all=(all) all
linuxidc all=(all) all
儲存退出,linuxidc使用者就擁有了root許可權。
二、檢視使用者列表:
ubuntu檢視使用者列表
cat /etc/passwd
三、刪除:
終端方法:以下用linux代替想要刪除的使用者賬戶
在root使用者下:
userdel -r linux
檢視是否正確刪除使用者:
id linux
在普通使用者下:
ubuntu 使用者管理
在建立使用者時,需要為新建使用者指定一使用者組,如果不指定其使用者所屬的工作組,自動會生成乙個與使用者名稱同名的工作組。建立使用者user1的時候指定其所屬工作組users,例 useradd g users user1 一 建立使用者 1 使用命令 useradd 例 useradd user1 ...
ubuntu使用者管理
linux是乙個多使用者的作業系統,不同的使用者擁有不同的許可權。可以檢視和操作不同的檔案。ubuntu有三種使用者 安裝系統的時候建立的使用者 root使用者 普通使用者 初次建立的使用者許可權比普通使用者多,沒有root使用者許可權多,初次建立的不可以可以建立普通使用者 linux使用者資訊記錄...
ubuntu系統下建立新使用者
在ubuntu中建立新使用者,通常會用到兩個命令 useradd和adduser。雖然作用一樣,但用法卻不盡相同 1.使用useradd時,如果後面不新增任何引數選項,例如 sudo useradd test建立出來的使用者將是預設 三無 使用者 一無home directory,二無密碼,三無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