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立將近,可有不惑

2021-09-09 04:47:51 字數 1786 閱讀 2378

天津的冬天大風凜冽,清晨的行人大都包裹著頭,匆匆的行走,不想做太多停留。很快就到元旦,心裡除了想盡早考完試回家,還有一點縈繞的思緒就是:來年,自己就30了。

30歲,是個特別的節點,年齡的量變終於還是引起了質變,已經不再青春年少,在生命的流水線上誰也躲不過被時間咔嚓這麼一下,蓋上乙個30的標籤,等著分配到另外乙個空間。這是乙個什麼空間呢?

古人說是「立」。立是自立、擔當之意(不單指成家立業)。30歲,同齡人基本上都工作了六七年,出色的早已事業有成,穩打穩紮的也是行業專家,朋友圈經常看到同學的孩子們早就滿地跑了。能力和經濟上都有一定的積累,精力尚且富足,從這個層面講,一般是有能力做一兩件大事的年紀,大事比如認真的談一次戀愛、比如創業、比如成家或者自己認為必須要完成的事情。這些大事就如一科一科不期而至的能力考試,你愛的能力,商業能力,技術能力以及身體素質。考試來臨之際,一開始都會著急的去準備,而當你學習、複習的熟稔之後,又巴不得考試早點到來,渴望驗收。生活中亦是如此,只是只有你自己知道下一次你的能力考試會在什麼時候發生,你也可以逃避,可以延期,而我的態度就是讓它們盡量早的發生,不是匆匆忙忙,而是積極的準備和迎接。

大的事情,猶如生命中的節點,每一件事都會激發你諸多的思考,逼著你去協調,去解決。比如裝修,選房子的時候考慮戶型,施工之前要拿出乙個設計方案,各種建材的選擇,市場上又是魚龍混雜,爾虞我詐。然後聯絡工人按照次序進場,監工也是要的,有的師傅就是會偷工減料。你發現這個過程中別人其實幫不了多少忙,關鍵都是要靠自己,而且你的付出決定了你以後生活起居環境的質量。大量的思考和溝通是工作中絕不曾有的。再比如創業,前期的雛形打造以及流量、客戶的小心積累,產品的打磨,團隊內部的溝通、衝突的解決,還有漫長的煎熬和等待,運營成本的控制,每一日都有諸多思考。等等,這些節點就是乙個乙個里程碑,如萬物的生長,讓我們「立」起來。

另一方面,這個年齡段常說到焦慮,而人焦慮的根本,莫不是覺得自己能力不足,看見別人辦了大事,著急一下,或者自己想辦一件大事卻心有餘而力不足,就像要面對沒有準備的考試一般。所以避免如此,應該做好前期各方面的積累。

30歲左右,父母亦是年過半百,健康的曲線遞減的日益陡峭,以前都覺得自己父母的身體不錯,這兩年來,父母大大小小都進了幾次醫院,岳父甚至得了腦梗,三度入院。去病床看望的時候就曾感想,兒時讓我們依靠的父母,突然間變得脆弱了許多。30歲左右的人,除了自我的實現,還有能力去愛他人,了解生活的疾苦,對各行各業的人多乙份理解,我想著就是擔當吧。

現在聊不惑之年好像尚且還早,但也正是下一階段的快開始的時候,不做詳細的計畫,只是稍微的展望。古人說不惑,是指「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我想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境界呢,十年之後,我們進入人生的下半場,責任進一步加大,指望你的人更多了。重要的是,生活上基本都早已為人父母,需要對孩子身教言傳,父母更加垂垂老矣。如果能力的收益沒有跟上消耗的速度,恐怕會觸發「中年危機」,人到中年,都不用「焦慮」二字了,而是「危機」。我想是因為三十歲之前還可以「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四十歲之後,你幾乎沒有追的時間成本了。

三十歲之前,我們學技術,追技術,哪怕和新人一起學東西,還有能力做的更好,畢竟有職場的其他經驗加分。但到了四十歲,已不可能和新人去拼精力,只能從新的維度出發,這個維度是什麼,怎麼落地,現在我也不清楚,但我知道這就是未來要走的路。或許是找到一件喜愛且有意義的事情,去堅持十年。

如果說三十歲之前的關鍵字是「積累和發生」,四十歲的關鍵字我想會是「取捨」。三十歲之前是要去找事情發生,四十歲應該是事情會來找我們。 所以遇事能明辨並不易,但不妨我們用這十年再打造乙個自己。

以上叨念,記於2023年末,十年之後不悔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