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有些人會覺得這個操作沒有實際的意義,但是真實的情況是我們在做一些操作的時候,往往需要進行批量處理,如果說每台主機的網絡卡名都是一樣的,這就給我們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我們可以進行批處理操作。
linux 作業系統的網絡卡裝置的傳統命名方式是 eth0、eth1、eth2等,而 centos7 提供了不同的命名規則,預設是基於韌體、拓撲、位置資訊來分配。這樣做的優點是命名全自動的、可預知的,缺點是比 eth0、wlan0 更難讀,比如 ens33 。
一、命名規則策略
二、網絡卡名稱字元含義
1、前2個字元的含義
en 乙太網 ethernet
wl 無線區域網 wlan
ww 無線廣域網 wwan
2、第3個字元根據裝置型別選擇
oon-board device index number
shotplug slot index number 熱插槽索引號
xmac address
pspci geographical location
psusb port number chain
三、修改網絡卡名稱樣式為ethx
如果不習慣使用新的命名規則,可以恢復使用傳統的方式命名,編輯 grub 檔案,增加兩個變數,再使用 grub2-mkconfig 重新生成 grub 配置檔案即可。
1、備份/etc/sysconfig/grub檔案
cp /etc/sysconfig/grub /etc/sysconfig/grub.bak
vim /etc/sysconfig/grub # 其實是/etc/default/grub的軟連線3、重新生成 grub 配置檔案# 在grub_cmdline_linux後的雙引號內新增,具體內容如下(紅色加粗):
grub_cmdline_linux="crashkernel=auto rd.lvm.lv=cl/root rd.lvm.lv=cl/swapnet.ifnames=0 biosdevname=0rhgb quiet"
grub2-mkconfig -o /boot/grub2/grub.cfg
4、修改網絡卡配置檔案
cp /etc/sysconfifg/network-scripts/ifcfg-ens33 /etc/sysconfifg/network-scripts/ifcfg-ens33.bak
mv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s33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 修改ifcfg-eth0檔案如下內容(其它內容不變)
name=eth0
device=eth0
[root@localhost ~]# reboot # 重啟系統即可
centos7修改網絡卡名
我實際測試中修改好像不管用,需要修改啟動項,警用biosdevname程式 具體操作是修改 etc default grub檔案 在grub cmdline linux一行中新增net.ifnames 0 biosdevname 0 儲存檔案後然後執行 plain view plain copy g...
Centos7 修改網絡卡
檢視網路狀態 進入 etc udev rules.d 目錄修改目錄下的檔案 root base linux cd etc udev rules.d 修改完成後重啟啟動伺服器 注意 拷貝的虛擬機器,在修改網絡卡時,需要特別注意 1 ifup eht1 拷貝虛擬機器新修改的網絡卡名稱 2 這是ifup指...
centos7或centos8修改網絡卡名稱
一 修改原網絡卡檔案 將 etc sysconfig network scripts ifcfg ens33 檔案中 name和 device 名稱的值改為eth0 egrep i name device etc sysconfig network scripts ifcfg ens33 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