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units單位
配置大小單位,開頭定義了一些基本的度量單位,只支援bytes,不支援bit,對大小寫不敏感
2. includes包含:和我們的struts2配置檔案類似,可以通過includes包含,redis.conf可以作為總閘,包含其他
3. general通用
daemonize 將no改為yes
pidfile
port :埠
tcp-backlog (出廠預設是511,)
設定tcp的backlog,backlog其實是乙個連線佇列,backlog佇列總和=未完成三次握手佇列 + 已經完成三次握手佇列。
在高併發環境下你需要乙個高backlog值來避免慢客戶端連線問題。注意linux核心會將這個值減小到/proc/sys/net/core/somaxconn的值,所以需要確認增大somaxconn和tcp_max_syn_backlog兩個值來達到想要的效果
timeout
bind
tcp-keepalive
單位為秒,如果設定為0,則不會進行keepalive檢測,建議設定成60
loglevel
logfile
syslog-enabled
syslog-ident
syslog-facility
databases
4. snapshotting快照
5. replication複製:主從複製
6. security安全
訪問密碼的檢視、設定和取消
Redis配置檔案
建立連線池屬性配置 poolconfig class redis.clients.jedis.jedispoolconfig 最大連線數 maxtotal value 10 空閒連線數 maxidle value 2 設定鏈結池的連線耗盡時,是否等待 blockwhenexhausted value...
Redis配置檔案
1,unit 單位 配置大小單位,只支援 bytes,不支援 bit 大小寫不敏感 2,include 包含檔案 bind 127.0.0.1 表示只能本地連線redis,不能遠端連線 protected yes 表示開啟保護模式,不支援遠端訪問 port 6379 埠號 tcp backlog 5...
解讀Redis的配置檔案
解讀redis的配置檔案 寫在前面 關於redis的很多功能的配置都在redis.conf中完成的,在上一講我也說過,一般為了不破壞安裝的檔案,出廠預設配置最好不要去改,所以我們將此配置檔案複製到 etc redis 目錄下了。在啟動redis時刻使用 redis server redis.co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