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yhon基礎知識總結(二)

2021-09-27 02:29:40 字數 3199 閱讀 8544

#print列印:

%s代表字串,%d代表數字,不知道列印型別用%r

name=「zhangsan」

print(「hello %s ,nice to meet you!」 %name)

name=「lisi」

print(「hello %s ,nice to meet you!」 %name)

num=1

print(「number is %d」 %num)

#input輸入:

n=input(「enter any content:」)

print(「your input is %r」 %n)

#引號與注釋:

#單引號和雙引號都可以表示乙個字串

#單引號和雙引號可以巢狀使用,但不可以交叉使用

#多行注釋用三對引號「」「

#分支與迴圈

a=2b=3

if a>b:

print(「a max!」)

else:

print(「b max!」)

#在python中,如果判斷不相等,則用「!=」表示

#也可以使用in和not in表示包含關係:

hi=「hello world」

if 「hello」 in hi:

print(「content」)

else:

print(「not contain」)

#也可以用於布林型別的判斷

a=true

if a:

print(「a is true」)

else:

print(「a is not true」)

#陣列與字典

#陣列用方括號表示,裡面的每一項用,隔開

lists=[1,2,『a』,3]

print(lists)

print(lists[1])

#字典!!!

#字典用花括號表示{},裡面的項成對出現

#乙個key對應乙個value。key與value之間用冒號:分隔

#不同項之間用,分隔

dicts=

print(dicts.keys())

print(dicts.values())

print(dicts.items())

for k,v in dicts.items():

print(「dicts keys is %r」 %k)

print(「dicts values is %r」 %v)

#注:python中規定乙個字典中的key值必須是獨一無二的,value值可以相同

#通過zip方法合併兩個list為dictionary

#遍歷會按原先順序

keys=[『b』,『a』,『c』,『e』,『d』]

values=[『2』,『1』,『3』,『5』,『4』]

for key,value in zip(keys,values):

print(key,value)

#函式,類和方法

#函式def add(a,b):

print(a+b)

add(3,5)

def add(a=1,b=2):

return a+b

print(add())#呼叫add函式時,不想傳參,可以直接不寫,將會呼叫其預設引數

print(add(3,5))

#如果呼叫時不傳參,add()就會呼叫預設引數進行計算

#如果傳參,則計算引數的值

class a(object):

def add(self,a,b):

return a+b

count=a()

print(count.add(3,5))

#上面建立了乙個a類,在a類下建立了乙個add()方法,方法的建立同樣

#使用關鍵字def,唯一不同的是,方法的第乙個引數必須是存在的,一般習慣命名為

#「self」,但是在呼叫這個方法時,不需要為這個引數傳值。

#一般在建立類時,會首先宣告初始化方法__init()__

#我們通常通過呼叫該類進行初始化

class a():

definit(self,a,b):

self.a=int(a)

self.b=int(b)

def add(self):

return self.a+self.b

count=a(「4」,5)

print(count.add())

#當我們呼叫a類時首先會執行它的__init__()方法,所以需要對其進行傳參

#初始化所做的型別就是將輸入的引數型別轉化為int型別,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

#保證程式的容錯性,而add()方法可以直接拿初始化方法__init__()的self.a和self.b

#兩個數進行計算,所以,我們在呼叫a類下面的add()方法時,不需要再進行傳參

#類的繼承

class a():

def add(self,a,b):

return a+b

class b(a):

def sub(self,a,b):

return a-b

print(b().add(4,5))

#首先,我們建立了乙個a類,在其下面建立add()方法用於計算兩個引數相加

#接著建立b類,繼承a類,並又繼續建立了sub()方法用於計算兩個引數相減

#因為b類繼承了a類,所以b類自然也擁有了add()方法,從而可以直接通過b類呼叫add()方法

#3.6模組(類庫或模組)

#如果想實現與時間有關的功能,就需要呼叫系統的time模組

#如果想實現與檔案和資料夾有關的操作,就需要用到os模組

#3.6.1引用模組

import time

print(time.ctime())

#可以通過help()方法檢視time的幫助說明

#3.6.2模組呼叫(並未實現)

#在同一目錄下,建立兩個函式

#pub.py

def add(a,b):

return a+b

#在相同目錄下建立乙個檔案count.py,呼叫pub.py檔案中的add()函式

#count.py

from pub import add

print(add(4,5))

#3.7異常

#捕獲異常:try:。。。except

#丟擲異常:raise

jQuery基礎知識總結(二)

jquery基本總結 二 內容選擇器 contains text 返回包含指定的文字元素 parent 返回匹配子元素的元素 has text 返回包含指定元素的元素 empty 返回無文字或者空元素 可見性 visible 匹配所有可見的元素 hidden 匹配所有不可見的元素 只要在頁面上不顯示...

JSP基礎知識總結二

setheader addheader string head,string value 處理表單提交資訊中的漢字 1.page contenttype text html charset gb2312 2.重新編碼 string str request.getparameter number by...

JSP基礎知識總結二

setheader addheader string head,string value 處理表單提交資訊中的漢字 1.page contenttype text html charset gb2312 2.重新編碼 string str request.getparameter numb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