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下的view命令,也就是vi命令,可以實現文字的編輯,是編輯文字時的乙個非常便捷的工具。vi編輯器強調的是全文字編輯,可以大大提高編輯效率。
下面就詳細介紹下vi命令的使用。
一、vi的基本概念
基本上vi可分為三種操作狀態,分別是命令模式(command mode)、插入模式(insert mode)和底線命令模式(last line mode),
各模式的功能區分如下:
1. comand mode:控制螢幕游標的移動,字元或游標的刪除,移動複製某區段及進入insert mode下,或者到last line mode。
2. insert mode:唯有在insert mode下,才可做文字資料輸入,按esc等可回到comand mode。
不過可以把vi簡化成兩個模式,即是將last line mode也算入command mode,把vi分成command 和insert mode。
二、vi的基本操作
1.進入vi
$ vi testfile
注意:進入vi之後是處於「command mode」下,要切換到insert mode才能輸入文字。
初次用vi的使用者都會想先用上下左右鍵移動游標,結果電腦一直叫,把自己氣個半死,所以進入vi後,先不要亂動,轉換入insert後再說。
(1)切換至insert mode編輯檔案在command mode下按『i』、『a』或『o』三鍵就可進入insert mode。這時候就可以開始輸入文字了。
i: 插入,從目前游標所在之處插入所輸入的文字。
a: 增加,目前游標所在的下乙個字開始輸入文字。
o: 插入新的一行,從行首開始輸入文字。
(2)insert的切換→command mode,按esc鍵
您目前處於insert mode,您就只能一直打字。假如您發現打錯字了,想用游標鍵往回移動,將該字刪除,就要按esc鍵轉換回command mode,再刪除文字。
(3)離開vi及存檔案
在command mode下,可按冒號「:」鍵入入last line mode,例如:
:w filename (輸入「w filename」,將文章存入指定的檔名filename)
:wq (輸入「wq」,因為進入之時已經指定檔名testfile,所以會寫入testfile並離開vi)
:q! (輸入「q!」,強制離開並放棄編輯的檔案)
2.command mode功能鍵列表
在介紹command mode指令的時後,指令後面加上「常用」字眼的功能鍵,表示比較常用的vi指令,
請讀者您一定要學會、記住。
(1)i、a、o切換進入insert mode。[超級常用]
(2)移動游標
vi可以直接用鍵盤上的游標鍵來上下左右移動,但正規的vi是用小寫英文本母
h、j、k、l,分別控制游標左、下、上、右移一格。
按ctrl+b:螢幕往後移動一頁。[常用]
按ctrl+f:螢幕往前移動一頁。[常用]
按ctrl+u:螢幕往後移動半頁。
按ctrl+d:螢幕往前移動半頁。
按 w:游標跳到下個word的開頭。[常用]
按 e:游標跳到下個word的字尾。
按 b:游標回到上個word的開頭。
按 $:移到游標所在行的行尾。[常用]
按 ^:移到該行第乙個非空白的字元。
按 0:移到該行的開頭位置。[常用]
按 #:移到該行的第#個位置,例:51、121。[常用]
(3)刪除文字
x:每按一次刪除游標所在位置的後面乙個字元。[超常用]
#x:例如,6x 表刪除游標所在位置的後面6個字元。[常用]
x:大字的x,每按一次刪除游標所在位置的前面乙個字元。
#x:例如,20x 表刪除游標所在位置的前面20個字元。
dd:刪除游標所在行。[超常用]
#dd:例如,6dd表刪除從游標所在的該行往下數6行之文字。[常用]
(4)複製
yw:將游標所在處到字尾的字元複製到緩衝區中。
(想在和#x、#x的功能相反)
p:將緩衝區內的字元貼上到游標所在位置(指令『yw』與『p必須搭配使用)。
yy:複製游標所在行。[超常用]
p:複製單行到您想貼上之處。(指令『yy』與『p』必須搭配使用)
#yy:如:6yy表示拷貝從游標所在的該行往下數6行之文字。[常用]
p:複製多行到您想貼上之處。(指令『#yy』與『p』必須搭配使用)
「ayy:將複製行放入buffer a, vi提供buffer功能,可將常用的資料存在buffer
「ap:將放在buffer a的資料貼上。
「b3yy:將三行資料存入buffer b。
「b3p:將存在buffer b的資料貼上
(5)取代
r: 取代游標所在處的字元:[常用]
r:取代字元直到按esc為止。
(6)復原(undo)上乙個指令
.: .可以重複執行上一次的指令。
(7)更改
cw:更改游標所在處的字到字尾$處。
c#w:例如,c3w代表更改3個字。
(8)跳至指定行
ctrl+g:列出游標所在行的行號。
3.last line mode下指令簡介
讀者您要使用last line mode之前,請記得先按esc鍵確定您已經處於command mode下後,再按冒號「:」或「/」或「?」
三鍵的其中一鍵進入last line mode。
(1).列出行號
set nu: 輸入「set nu或者set number」後,會在文章的每一行前面列出行號。
set nonu:輸入「set nonu或者set nonumber」,取消行號
(2).跳到文章的某一行
#:井號代表乙個數字,在last line mode提示符號「:」前輸入數字,再按enter就會跳到該行了,
(3).尋找字串
/關鍵字:先按/,再輸入您想尋找的字,如果第一次找的關鍵字不是您相盡可能的,可以一直按n會往下尋找到您要的關鍵字為止。自上而下進行搜尋!
?關鍵字:先按?,再輸入您想尋找的字,如果第一次找的關鍵字不是您想要的,可以按n會往前尋找到您要的關鍵字為止。自下而上搜尋!
如:3/x 表示查詢當前點第三次出現 x 的地方,就像是 /x 後跟 2n。類似地,2/^e 將從當前位置開始的第二行查詢以 e 開始的內容。
注意,到達檔案底部之後,搜尋將回到頂部。
(4).取代字串
1,s /s
trin
g/re
plae
/g:在
last
line
mode
輸入「1
,s/string/replae/g:在last line mode輸入「1,
s/stri
ng/r
epla
e/g:
在las
tlin
emod
e輸入「
1,s/string/replace/g」會將全文的string字串取代為replace字串,
其中1,$s就是指搜尋區間為文章從頭至尾的意思,g則是表示全部取代不必確認。
%s/string/replace/c:同樣會將全文的string字串取代為replace字串,和上面指令不同的地方是,%s和1,$s是相同的功能,
c則是表示要替代之前必須再次確認是否取代。
1,20s/string/replace/g:將1至20行間的string替代為relpace字串。
(5).存檔案
w:在last line mode提示符號「:」前按w即可將檔案存起來。[超常用]
或者是30,50 w >> nice ,表示把內容附加到nice檔案,不覆蓋
(6).離開
q:按q就離開,有時如果無法離開vi,可搭配「!:強置離開vi,如「q!」
qw:一般建議離開時,搭配w一起使用,如此離開時還可存檔案。[常用]
以上是vi的常用方法,只有多練習才能熟練地掌握各快捷方式,提高效率
Linux命令下,cp,rm,mv命令的使用
linux命令列下的複製 刪除與移動 cp,rm,mv cp copy 複製 cp這個命令的用途很多,除了單純的複製之外,還可以建立鏈結檔案對比兩檔案的新舊而予以更新,以及複製整個目錄等 語法cp adfilprsu 原始檔 目標檔案 原始檔 source 目標檔案 destination 選項 a...
linux下source命令的使用
source命令 source命令也稱為 點命令 也就是乙個點符號 source命令通常用於重新執行剛修改的初始化檔案,使之立即生效,而不必登出並重新登入。用法 source filename 或 filename source命令除了上述的用途之外,還有乙個另外乙個用途。在對編譯系統核心時常常需要...
Linux下sort命令的使用
linux的sort命令是coreutils的一部分,最詳細的介紹可以參見coreutils文件中 operating on sorted files 一章。我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有幾點體會 在對很大的檔案進行排序的時候,sort會自動的使用外部排序,即通過分隔檔案排序再歸併的方法完成最後的排序。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