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的筆記中,學習了linux裝置驅動中的併發控制,其中有中斷遮蔽、原子操作、自旋鎖、訊號量、互斥體及完成量。這幾種併發控制的技術就是解決多程序或多cpu之間對共享資源的同時訪問引起的競態問題。它們之間根據各自的性質使用在不同的場合中,這裡就不重複的介紹了,下面來分析《linux裝置驅動開發詳解》中舉例的併發控制。
(1)首先要知道我們在linux簡單的驅動中使用的globalmem裝置的例子,其實是一段虛擬的記憶體,我們進行讀寫操作。有兩個函式很重要,copy_from_user(), copy_to_user()。乙個是從使用者空間copy 資料,乙個是將核心空間的資料copy到使用者空間,這兩個函式能夠導致阻塞,併發控制技術自旋鎖是一種原地等待的、不進行程序休眠的方法,因此不能使用自旋鎖來進行併發控制,而互斥體比較恰當使用。
我們通過例子來看:
/*自定義的裝置結構體*/
//包括字元裝置結構體、資源、和互斥體
struct globalmem_dev ;
/*模組載入函式*/
static int __init globalmem_init(void)
if (ret < 0)
return ret;
globalmem_devp = kzalloc(sizeof(struct globalmem_dev), gfp_kernel);
if (!globalmem_devp)
//互斥體初始化
mutex_init(&globalmem_devp->mutex);
globalmem_setup_cdev(globalmem_devp, 0);
return 0;
fail_malloc:
unregister_chrdev_region(devno, 1);
return ret;
}module_init(globalmem_init);
/*讀函式*/
static ssize_t globalmem_read(struct file *filp, char __user * buf, size_t size,loff_t * ppos)
else
//互斥體釋放
mutex_unlock(&dev->mutex);
return ret;
}/*寫函式*/
static ssize_t globalmem_write(struct file *filp, const char __user * buf,
size_t size, loff_t * ppos)
//互斥體釋放
mutex_unlock(&dev->mutex);
return ret;
}/*ioctl控制函式*/
static long globalmem_ioctl(struct file *filp, unsigned int cmd,
unsigned long arg)
return 0;
}
上面的**除了使用了互斥體開控制dev->mem的讀寫訪問外,其他的和簡單例子沒有什麼差別,我們看到在我們訪問dev->mem這段陣列的時候,不管是讀還是寫操作都使用了互斥體來保護這段臨界區。而這個互斥體在模組載入函式中進行了初始化。
所以在以後的使用中:
(1)我們首先在自定義的裝置結構體中定義乙個互斥體。
(2)在模組載入函式中初始化互斥體。
(3)在讀寫函式中使用互斥體,這就是基本的對臨界區域的訪問實行併發控制。
總結:(1)互斥體允許臨界區阻塞。
(2) 自旋鎖不進行程序切換,一直會等待,因此要求臨界區很小。
(3) 中斷遮蔽很危險,一般不使用。
(4)原子操作只對整數進行操作。
(5) 訊號量可以用於同步和互斥。
Linux 裝置驅動併發控制簡述
答案 在linux中會遇到多個程序對共享資源的併發訪問,併發訪問會導致競態的發生,所以需要併發控制機制。併發與競態是指多個執行單位同時並行的被執行,而併發的執行單位對共享資源的訪問很容易導致競態 2.1 對稱多處理器 smp系統 的多個cpu 多個cpu共用同一條系統匯流排,因此可以訪問共同的外設和...
linux裝置驅動學習(三) 併發控制
1.併發介紹 一般來說,作業系統都是支援併發執行能力的,多個執行單元訪問同乙個模組時,如果不能支援併發,則會讓這個模組功能紊亂,像讀寫操作時。兩個使用者同時讀寫,那麼可能乙個使用者執行讀操作時,另乙個使用者可以執行了它的寫操作,這就會出現功能不協調的情況。因此這裡通過併發,將 放在臨界區,通過特定的...
Linux 裝置驅動中的併發控制
是指作業系統中,乙個時間段中有幾個程式都處於啟動執行到執行完畢間,且這幾個程式都是同乙個處理器上執行,但任何乙個時間點只有乙個程式在處理機器上執行。併發容易導致競爭問題。是兩個或者多個程序同時訪問乙個資源,從而引起的資源錯誤。所謂的原子操作就是該作業系統不會在執行完畢前被任何其他任務或者事件打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