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提交時間
執行時間
開始時間
完成時間
周轉時間/min
帶權周轉時間/min
10:00
2:00
10:00
12:00
120/120
10:10
1:00
12:25
13:25
195/60
10:25
0:25
12:00
12:25
120/25
平均周轉時間t=355
平均帶權周轉時間w=3.02
程序開始時間
結束時間
所需時間
等待時間10
2902
2441
3468
2468
10318
10762
101226
312146
64141686
116185
63182044
420226
41222434
324262
44262844
128301
44303224
132331
24333521
程序周轉時間
帶權周轉時間133
33/9210
10/4322
22/8429
29/10
平均周轉時間t=23.5
平均帶權周轉時間w=9.05
3. 現設定採用**反饋佇列排程演算法,三個佇列分別為0、
1和2,對應時間片為2、
4、8。現有四個程序a、
b、c、
d,到達時刻分別為0、
5、7、
12,執行時間分別為7、
4、13、
2。請寫出整個程序排程過程,包括每個時間段,執行的程序,執行後程序狀態,各個佇列內程序的變化。
cpua2a4
b2c2
c4d2
a8b4
c80-2
a7b4
c7d12
1~4a5
b2c5
d22~8時間0
26810
1416
2123
28先來先服務(fcfs)排程演算法
fcfs排程演算法的特點是演算法簡單,但效率低;對長作業比較有利,但對短作業不利(相對
sjf和高響應比);有利於
cpu繁忙型作業,而不利於
i/o繁忙型作業。
短作業優先(sjf)排程演算法
短作業(程序)優先排程演算法是指對短作業(程序)優先排程的演算法。短作業優先(sjf)排程演算法是從後備佇列中選擇乙個或若干個估計執行時間最短的作業,將它們調入記憶體執行。而短程序優先
(spf)
排程演算法,則是從就緒佇列中選擇乙個估計執行時間最短的程序,將處理機分配給它,使之立即執行,直到完成或發生某事件而阻塞時,才釋放處理機。
,對長作業把比較不利,短作業比較有利
優先順序排程演算法又稱優先權排程演算法,該演算法既可以用於作業排程,也可以用於程序排程,該演算法中的優先順序用於描述作業執行的緊迫程度。
高響應比優先排程演算法主要用於作業排程,該演算法是對fcfs排程演算法和
sjf排程演算法的一種綜合平衡,同時考慮每個作業的等待時間和估計的執行時間。在每次進行作業排程時,先計算後備作業佇列中每個作業的響應比,從中選出響應比最高的作業投入執行。
對於長作業,作業的響應比可以隨等待時間的增加而提高,當其等待時間足夠長時,其響應比便可公升到很高,從而也可獲得處理機。克服了飢餓狀態,兼顧了長作業。
時間片輪轉排程演算法主要適用於分時系統。在這種演算法中,系統將所有就緒程序按到達時間的先後次序排成乙個佇列,程序排程程式總是選擇就緒佇列中第乙個程序執行,即先來先服務的原則,但僅能執行乙個時間片,如100ms。在使用完乙個時間片後,即使程序並未完成其執行,它也必須釋放出(被剝奪)處理機給下乙個就緒的程序,而被剝奪的程序返回到就緒佇列的末尾重新排隊,等候再次執行。
多級反饋佇列排程演算法
終端型作業使用者:短作業優先。
短批處理作業使用者:周轉時間較短。
長批處理作業使用者:經過前面幾個佇列得到部分執行,不會長期得不到處理。
堅持不懈
處理器排程演算法
1 排程方式 排程方式是指當有更高優先順序的程序到來時如何分配cpu 分為可剝奪和不可剝奪兩種。2 排程演算法 先來先服務 時間片輪轉 優先順序排程和多級反饋排程演算法 2.1 先來先服務 fcfs 就是按順序進行排程,遵從 先來後到 的規矩。我不管你是誰,也不管你要理什麼頭型,都去排隊,按順序來。...
處理器程序排程演算法
周轉時間用於比較同一作業流排程效能,而加權周轉時間用於比較不同作業流排程效能 簡介 根據作業新增到就緒佇列的順序進行排程。此演算法為非剝奪式,即乙個作業執行完畢,另乙個作業才會被排程到處理器。分析 作業名 作業一28 作業二9 作業三3 按此執行順序,平均周轉時間 28 28 9 28 9 3 3 ...
OS 處理器排程演算法
1.評價指標 2.排程演算法 2.2短作業優先 短程序優先 spn 選擇就緒佇列中執行時間最短的程序占用cpu執行 2.3最高響應比優先 hrrn 選擇就緒佇列中響應比最高的程序占用cpu執行 響應比 等待時間 執行時間 執行時間 在短程序優先的基礎上改進的 2.4時間片輪轉演算法 rr 主要適用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