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使用kettle在實際專案應用中,會遇到一些kettle不方便處理的問題,比如想要定時排程執行某個任務時,kettle自帶的定時功能肯定是不能滿足要求了,它需要介面一直處在開啟狀態,會占用大量的資源,並且介面有崩潰的風險。當然也有替代方案,就是使用作業系統的計畫任務,不管是windows還是linux系統都提供了這樣穩定的排程系統。如果你是專業人員和運維,當然是沒有問題,寫乙個bat或shell呼叫kettle,再配乙個計畫任務,windows還好,linux還需要了解一下crontab的語法。一般的業務使用者是很難具備這樣的能力的。
kettle在消費一些訊息佇列的場景時,低版本是一次性消費,即開始執行消費後,當沒有訊息時就停止了。在kettle8新改進了消費者為監聽模式,可以一直監聽佇列,有訊息就開始消費,但也必須保持kettle介面開啟,問題跟上排程差不多,大家不可能一直開著kettle,這個方案也不適合真實場景。
另外當kettle與業務系統相結合使用時,我們很希望kettle能發布出乙個服務,外部系統通過這個服務來呼叫kettle,執行轉換或任務,還能監控kettle的執行過程,並記錄執行的日誌,如果執行失敗了,可以檢視日誌,再重新執行。這些功能kettle本身是不具備,當然可以使用pentaho server結合自己寫程式是可以實現的,這也正是omi研發的初衷。omi加了上面的一些功能,執行環境還是kettle的核心。下面我們分幾個章節分別介紹一下omi是怎麼處理這場景的。
omi在專案中的定位
omi在專案中主要是與內外部系統進行資料互動,並對資料進行,跑批、清洗、歸檔等加工處理。在互動中適配多種協議,soap、rest、jdbc、file、mq等等。支援多種大資料互動,hive、mongondb、redis等等。
OM1 OM2 OM3 OM4 多模光纖
首先要注意的是,omx標準只針對於多模光纖,不適用於單模光纖。om1是為標準的62.5微公尺多模玻璃。om2是標準的50微公尺的玻璃。om3是加強50微公尺的玻璃能力10千兆位乙太網出300公尺。om4是乙個新的稱謂目前電信行業協會使用但尚未得到國際標準化組織採納增強了 標識為550公尺。om1指8...
OM1 OM2 OM3和OM4光纖區別
om stand for optical multi mode,即光模式,是多模光纖表示光纖等級的標準。不同等級傳輸時的頻寬和最大距離不同,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它們之間的區別。1 om1指850 1300nm滿注入頻寬在200 500mhz.km以上的50um或62.5um芯徑多模光纖 2 om2指8...
OM1 OM2 OM3和OM4光纖跳線介紹
om1 om2 om3和om4光纖跳線介紹 850nm 表示光纖傳輸損耗最小的0.85 m波段 1300nm 表示光纖傳輸比850nm更小的1.30 m波段 62.5 125 m 表示光芯外徑為62.5 m,加上包層後的外徑為125 m 50 125 m 表示光芯外徑為50 m,加上包層後的外徑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