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七層模型
網路七層協議,更專業的名字osi互聯參考模型。
七層協議顧名思義有七層,從上到下:應用層、表示層、會話層、傳輸層、網路層、資料鏈路層、物理層。
osi中的上面4層(應用層、表示層、會話層、傳輸層)為高層,定義了程式的功能;下面3層(網路層、資料鏈路層、物理層)為低層,主要是處理面向網路的端到端資料流。
應用層在應用層中,為作業系統或者網路應用程式提供訪問網路服務的介面,其實質就是協議
常見的有:http 、 ftp、telnet、snmp、ftp、dns 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應用所遵從的協議。
這一層,資料單位是報文。
表示層加密與解密,編碼與解碼,資料的壓縮和解壓縮
url加密、口令加密、編譯碼
這一層,資料單位是報文。
會話層 建立連線提供訪問驗證和會話管理(session)
常見:登陸、斷點續傳
這一層,資料單位是報文。
傳輸層 提供程序間的邏輯通訊
常見: tcp、udp
這一層的資料單元也稱作資料報(packets)。但是,當你談論tcp等具體的協議時又有特殊的叫法,tcp的資料單元稱為段 (segments)而udp協議的資料單元稱為「資料報(datagrams)」。
網路層常見: ip
在這一層,資料的單位稱為資料報(packet)。
etc: 鏈路層、物理層。。。
鏈路層,資料的單位稱為幀(frame)。
物理層,資料單位是位元(bit)。
上個圖吧!
另外:我們現在日常生活中真實使用的不是七層而是 tcp/ip 五層協議tcp/ip五(四)層協議
現如今我們真實生活中運用的是五層網際網路協議棧
從上到下包括:應用層、傳輸層、網路層、資料鏈路層、物理層
他們發揮的作用和上面七層協議大致都是一樣的。
為什麼標題上會有(四)呢? 是因為有些人會將物理層歸入到資料鏈路層。
最後再來一張對比圖:
網際網路七層協議與對應的裝置
第乙份工作是做航電,具體裝置是支援afdx協議的交換機,趁機複習了一下計算機網路的七層結構,以及不同裝置所屬的層,如下 第七層 應用層 廣義上的應用層 第六層 標識層 廣義上的應用層 第五層 會話層 廣義上的應用層 第四層 運輸層 tcp,udp包 第三層 網路層 ip,對應裝置 路由器 第二層 資...
網際網路傳輸層協議
儘管網際網路使用很多傳輸層協議,但是我們在本章只討論兩個,如圖3 38所示。圖3 38中給出了udp和tcp這兩個傳輸層協議與其他協議的關係,以及tcp ip協議簇的層次。這些協議位於應用層和網路層之間,是應用程式和網路操作的中間媒介。udp是不可靠的無連線傳輸層協議,由於在應用中簡單高效而被使用,...
網路七層協議 五層模型
socket 套接字 是通訊的基石,是支援tcp ip協議的網路通訊的基本操作單元,包含進行網路通訊必須的五種資訊 連線使用的協議,本地主機的ip位址,本地程序的協議埠,遠地主機的ip位址,遠地程序的協議埠。多個tcp連線或多個應用程式程序可能需要通過同乙個tcp協議埠傳輸資料。為了區別不同的應用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