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們已經具備5g商用基礎,但5g建設對當前的運營商來說並不是乙個輕鬆的事情。5g基礎建設,運營商壓力很大;5g商用,應用商壓力不小。
5g商用來襲,運營商、應用商承壓
電信、移動、聯通這三大運營商,是5g網路建設的主力軍。他們現在面臨的主要問題是,過去幾年在4g上的巨量成本投入尚未完全收回,如今又要立刻著手規劃新一代網路建設了。
總體來說,高投入將是5g網路建設的一大特徵。5g建設的高投入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基站建設數量和關鍵元器件要求比4g時代更多和更高,二是由於5g嚴苛的時延效能要求,使得運營商在網路管理上需要部署更為複雜的系統。
如此巨大的的資金需求對運營商來說有些壓力山大。畢竟三大運營商中最大的中國移動2023年開支也才1800億元。
應用開發商承擔著短期內開發殺手級5g裝置,5g網路應用的重要任務。只有開發出有影響力的5g裝置、5g網路應用,5g商用才能快速普及,成為真正的價值網路。
5g商用,壓力之下幹勁更足
當前,運營商和應用開發商除了資金壓力外,還要面臨時間緊迫的問題。
一方面,領導層為5g建設賦予了在國際上爭奪通訊產業話語權的重任,因此運營商們必須與國際同行在網路建設速度上進行競爭。目前,南韓已成為全球首個實現5g商用的國家,其國內三大運營商的5g入網使用者已經達到90萬以上。另外,美國的at&t等運營商,在去年底就已經推出了5g商用網路;歐洲、日本等也都在加大5g商用推進力度。面對這種競爭態勢,國內運營商必須加快部署速度、盡快將5g投入商用服務。
另一方面,今年適逢建國70周年這個重要節點,在當今複雜的國際形勢之下,5g商用「提速」則有了更為重要的意義。國慶,將是三大運營商都會爭搶的時間節點。至少在北上廣深,以及一批新一線城市裡,初步推出5g商用網路將會是各運營商的乙個基礎目標。
要達到這個目標,各運營商需要在基建方面要克服幾大困難:首先,為了盡快實現5g訊號覆蓋、同時又不影響原有4g網路的執行,必須在有限時間內完成5g基站天線與4g天線安裝空間的整合、以及天線方向角度的調整,這個工作量相當大;其次,高密度的5g基站天線的安裝,必然會對城市裡大量的天線抱桿提出改造的需求,這種改造的工作量同樣不可低估;最後,由於5g基站存在耗電量比4g高的問題,現有的大量基站機房都需要進行供電改造,而且內部裝置安裝空間也必須重新調整。這又是乙個工期長、施工難度大的工作。
總之,10月國慶這個時間節點,對三大運營商都是乙個嚴峻考驗。誰能在這個節點前盡量快、盡量好地完成基建和原有設施改造工作,並在一線/新一線城市實現5g訊號覆蓋,誰就能在後續的競爭中取得更多優勢。反之,則會帶來極其不利的影響。時間緊、任務重,運營商們要加油了。
雖然運營商們時間緊、任務重,但璽哥相信,國慶期間將會有更多的城市開通5g網路。璽哥預計,在10月份完成重點城市的5g商用覆蓋後,三大運營商將會利用積累的經驗、加速將5g網路推向全國。11月份左右,全國範圍內的5g基礎設施將初具規模,第一批5g終端準備就緒,開始大規模推廣;2023年初,5g網路將具備規模化商用基礎。2020中-2023年,5g網路將在全國範圍內進行普及推廣,2022-2023國內5g網路走向成熟。
屆時,我們將正式步入萬物網際網路時代。
5g/萬物互聯時代,這些智慧型裝置和應用值得期待
如前文璽哥所言,要讓5g技術真正實現落地、吸引大多數普通使用者從4g轉向5g網路來,應用開發商必須拿出有足夠吸引力5g裝置和殺手級應用才行。那麼,誰會是5g/萬物互聯時代的殺手級裝置和應用呢?
柔性屏硬體裝置,越來越小,越來越智慧型
從去年底三星宣布推出第一款使用柔性屏的可折疊手機以來,這種技術已經成了5g時代手機發展趨勢的代名詞之一。華為等國產廠商也隨即推出5g設計的機型,令廣大消費者非常憧憬。
實事上,可折疊手機只是柔性屏部件的應用例項之一。實際上,隨著5g商用的推進,無線網路空前的高頻寬、低延遲效能,將會讓萬物互聯的iot應用大行於世,各種可穿戴裝置將成為新的市場熱點。而不斷進步的柔性屏技術,將為形形色色的可穿戴裝置提供更小、更智慧型、更貼合穿戴需求的顯示空間。
璽哥預計,在未來5到10年內,由5g商用催生出來的柔性屏應用裝置,將會是最值得期待的硬體裝置之一。
智慧型手機,或將在5g柔性裝置成功後被拋棄。
vr,ar裝置及應用
在5g消費級應用中,璽哥比較看好的是vr、ar應用。
無須贅言,場景立體而生動、能給使用者帶來身臨其境感受的vr、ar應用,未來必將成為商業、教育、科研、醫療等各行業不可或缺的應用。
在過去的4g時代,受限於技術侷限性,vr、ar裝置往往顯得笨重,讓使用者佩戴使用很不舒適。同時,由於網路頻寬和時延不理想,這些裝置不得不將渲染、ai等重計算資源放在本地,使得裝置變得非常昂貴而複雜,這些都限制了ar、vr應用的推廣普及,長時期內得不到快速發展。
但即將到來的5g時代,帶來了空前的高頻寬和低延遲網路連線,讓ar、vr裝置在設計上,能夠將渲染、ai等資源放在雲端。在這個基礎上,本地裝置可以設計得輕、薄、靈巧(柔性屏),在佩戴更舒適的同時,使用體驗卻成倍地提高。這也必然引發ar、vr應用的大規模普及,為各行各業帶來無限的商機。
目前,無論是蘋果、華為、三星這樣的硬體廠商,還是谷歌、微軟這樣的軟體巨頭,都在積極部署、大力投入到vr、ar應用領域中去。璽哥預計,vr、ar或將是我們最快見到的5g「殺手級」應用之一。
5g殺手級裝置和應用的普及,必將讓我們的生活更加便捷和美好。
5G時代,智慧型互聯和區塊鏈將如何創造價值?
5g 關於5g,最近的火熱程度可能要歸結於一些 爭端。特別是5g通訊標準的確立,可能將推動中國通訊技術領先世界,並催生大量新型產業。但究竟5g到來究竟會產生什麼影響,對於很多朋友來說可能還是玄學。甚至不少保守意見都認為5g就是比4g網速快了一些而已,除了上網下片更酸爽之外,也沒什麼大不了,4g的網速...
萬物互聯時代的構建者 傑和新一代邊緣計算伺服器
近年來,由物聯網裝置 聯網汽車和其他數字平台生成或即將生成的資料日益龐大,只靠雲計算已經無法做到對這些資料進行即時處理和分析。並且就資料處理安全性而言,本月初發生的阿里雲宕機事故再程式設計客棧次給企業客戶敲響了警鐘。計算工作負載從雲資料中心遷移到更靠近所處理的資料來源的 邊緣 位置已成為一種趨勢。邊...
為什麼感覺人工智慧 5G和物聯網離我們依然比較遠
首先,當前人工智慧 5g和物聯網技術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5g網路已經開始逐漸落地應用了,但是之所以大家感覺這些技術與我們還有一定的距離,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其一是相關技術的成熟度還不夠,其二是相關技術的生態體系尚未完善,其三是相關技術的應用場景尚未全面搭建起來。從技術的成熟度來看,人工智慧技術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