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推薦的本質是什麼?
是內容和資料。
資料指的是使用者的行為資料。沒公尺是做不了飯的,沒有資料任何演算法都是走不通的。很多高大上的詞,使用者畫像什麼的,本質上都是對使用者行為資料的抽象而已。另外,給內容打標籤、打質量係數分也可以用使用者行為資料。
推薦的本質,就是根據使用者行為資料,提供更滿足使用者的內容。
2. 乙個怎樣的產品才能做推薦?
在我看來,至少包括兩個要素:
1)足夠大量的內容和資料
內容不夠多的話,做榜單就行了,做個毛線推薦。
資料不夠大的話,再好的演算法訓練出來都一坨翔。
做推薦准入門檻很高,是個貴族遊戲。
2)產品形態有推薦的原動力
什麼意思呢?一言難盡。
產品經理喜歡拷問一些諸如「為什麼要做推薦?做推薦對產品有啥用?是不是有些使用者不喜歡推薦」之類的問題,在我看來這是蛋疼問題,推得好資料一定會更好,問題就是你的產品未必能推得好啊。
推薦應該是個研發主導的事情,首先要拷問的是這個產品的資料流是否能否支撐某種推薦模型,要拿什麼、怎麼訓練、出些啥、可以幹啥。如果資料流最多做做協同,那硬要做feed流一定會死很慘。
1)使用者幫你打標籤,例如知乎、網易雲**。形成這樣的產品形態不容易。
2)搜尋滲透高的產品很適合做推薦,搜尋是挖掘推薦資料的大金礦。
3)外部資料(如爬蟲)能起很大作用的產品,例如各種**資訊流產品。
乙個產品純靠推薦來運作是很難的,往往是搜尋、分類、榜單、使用者、外部資料等所有加起來給推薦提供訓練資料。大中台戰略,倒是讓許多本來不好做推薦的產品也能給你推了。
3. 推薦的大套路
1)收集資料
收集資料永遠是第一步。需要了解手中的資料是怎麼來的,到底是使用者幹了啥產生的。並且最好建立感性的認知,這樣對後續的etl、演算法選擇、調參、模型解釋等各個環節都有很大幫助。
2)建立指標
一定要先建指標,否則是沒辦法驗證推薦效果的。常見的有ctr、pv、uv、人均等,結合自己產品形態來設計。
3)實現推薦流程
到這裡才是演算法選擇和工程實現。一般來說,能做推薦的產品規模都不會太小,所以會遇到各種高併發、分布式儲存與計算等工程問題。推薦演算法只是推薦整個流程的乙個小塊,做推薦的往往需要演算法、大資料、資料分析、產品思維等多種能力,非常苛刻。
4)不斷地優化
就是不停地abtest、調參、更新策略、更新演算法,一步一步提高指標。
4. 推薦的小套路
@海洪 傳授的秘訣是四個字,熱推多補。
熱指的是榜單內容,多用於冷啟動。
推指根據短期、實時反饋的資料進行的即時推薦,效果最顯著。
多指多樣性,不能老是推使用者愛看的,這樣會收斂。你永遠需要補充一些使用者沒看過的來讓使用者發現新的大陸。
補指補充,指的是根據長期資料、近線計算的使用者畫像推薦的內容,可以起到良好的補充作用。
以熱推多補作為指導思想,建立推薦模型、推薦策略。
業務同學入門搜尋,推薦的一些套路方案
一晃半年。看了很多專案,自己摸索了很長時間,也接手了搜尋系統,得到了一些新的經驗,下面都是些不高大上的實用套路技巧,做業務的同學可能會感覺對搜尋推薦廣告系統很感興趣但不知如何入門。我極其討厭某些大廠某些高工有套路卻不共享,整些高大上的ppt演算法數學唬人,讓大家入不了門,mmp。所以這裡與大家共享這...
迴圈的套路
迴圈有些不好掌握,有的人只會寫迴圈條件 卻不知道迴圈體裡面寫些什麼 現在就來說一下迴圈的套路吧 一 迴圈四要素 1 初始狀態 2 迴圈條件 3 迴圈體 要重複做的事情 4 為下次迴圈作準備 當我們需要用到迴圈時,如果沒有思路,先回答一下四個問題?1 初始狀態是怎樣的?2 重複做的條件是什麼 3 重複...
做了個好遊戲,如何獲得「蘋果推薦」?有套路
蘋果推薦 對於業內,尤其是遊戲圈來說,簡直就是乙個流量和銷量加速器,這一點不用去說。可怎麼拿到蘋果推薦呢?書樂一直很想寫這個話題,但苦於沒有第一手素材。正好,由505 games發行 多益網路 的高畫質冒險沙盒 傳送門騎士 手遊於 7 月 5 日正式開啟了ios預訂,原價 30 元預售折扣僅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