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德爾是誰?
談到哥德爾,不能不提到王浩,大多數中文讀者了解哥德爾思想,多依賴於在大陸出版的王浩所著的兩本中譯本,一本是《哥德爾》,另一本是《邏輯之旅:從歌德 爾到哲學》。這兩本書讓中文讀者對哥德爾的思想有了乙個整體的了解。尤其在後一本書中,列出了哥德爾用一種少有人讀懂的速記語言寫下的14條基本哲學信 念。
王浩是誰?
王浩曾師從金岳霖、王憲鈞、沈有鼎等中國邏輯學大師。師從邏輯學大師蒯因,獲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是國際上著名的美籍華裔數學家、邏輯學家、電腦科學 家、哲學家。是美國科學院院士、是大不列顛科學院外國院士。2023年被國際人工智慧聯合會授予第一屆「數學定理機械證明里程碑獎。」這樣一位大家筆下的 另一位大家哥德爾,更顯得深不見底。
王浩在他的書裡寫道:2023年2月,哥德爾臥病在床,大物理學家奧本海默(robert oppenheimer)告訴臨床醫生:「你的病人是亞里斯多德以來最偉大的邏輯學家。」沒有人否認哥德爾在邏輯學家中的地位相當於愛因斯坦在物理學家中 的地位。愛因斯坦從2023年直到2023年去世,與哥德爾過從甚密,他本人認為哥德爾的工作對數學與他的工作對物理學,有同等的重要性。
也許,關於對哥德爾的溢美之辭,寫上幾十萬字的書,也難對他的貢獻說得清楚。乙個哥德爾定理的闡釋文章,就能佔據圖書館不小的空間。
為了集中火力,讓在商業上的同仁們快速了解哥德爾的一些對商業人有啟發的觀念,筆者不打算在本文中浮光掠影地羅列一通哥德爾的哲學。而是著重**哥德爾基 本哲學信念中的三條信念。第三條:「人類理性原則上可以發展得更高(通過某些技術)。第三條:「存在著系統的方法來解決所有的問題(包括藝術,等等)。第 六條:「有更多可知的先天的東西,目前已知的那些,與它們相比少得可憐。」
技術在現代企業管理裡扮演著乙個什麼樣的角色?從遠期看,沒有技術整合的企業,必將會快速死掉。眾所周知,資訊是不對稱的,所以商人利用資訊的不對稱,有 可能會迅速獲得巨大的商業利潤。但在乙個充分競爭的市場環境下,這種靠著某種意義上的「尋租」所形成的商業模式,是沒有多少長久競爭力的。
對技術整合的孜孜追求,已成為乙個企業長青的源動力。對於初創企業,相信「通過某些技術人類理性原則上可以發展得更高」的創業人,或許更能獲得巨大的商業 成就。從中我們以衍生出更多的企業準則,或生意準則。人類的理性不斷向前發展,把消費者當笨蛋的生意,可能有一時的機會,但終將會衰落得很快。電視購物是 一門有巨大毛利空間的生意,它也是無聊經濟之一種,當深夜再無節目時,對那些失眠者來說,或許只有看著電視購物節目裡一男一女用極其煽動的語言在那不停地 叫囂來排遣時光。最終有某個手上有兩閒錢的大媽會忍不住心動拔打訂購**。如果乙個有活力的年輕人拿起**,要訂購電視購物節目中推薦的商品,會有眾多的 人對他的智商表示強烈的質疑。
在大規模用工的企業管理中,如果管理者不從理性出發,可能導致的結果終將是事與願違。不知道有沒有人研究過在台灣企業家建立的企業裡,他們更多的管理方式 與他們多服過兵役不無關係。在大規模用工中,如何利用技術,相信人的理性發展更高的前提,不斷提煉出行之有效的管理經驗,亦是企業管理者不斷思考和實操的 有效之道。
無論企業家在建立乙個偉大企業時,雖沒有總結出這樣的語言,但在行動上以及在企業建立過程中不斷頓悟出這樣的思想,確實在現實中許多一定時間內創造巨大利 潤的企業,它們的發展無不暗含著尊重人類理性發展得更高的一面。很多時候,它們所生產的產品在乙個時期代表著一種頂峰,而這種頂峰導致了全世界消費者的追 捧。如果非要舉出若干的例子,這一類的例子實在太多。現階段,就資訊搜尋而言,暫時還沒有做得比google更好的企業,而不知道多少創業者在苦尋是否能 找到一條比google還厲害的資訊搜尋方法。在智慧型手機上,當下的其他企業的產品暫時無法有跟蘋果iphone所抗衡的商品。這樣的企業代表著一種當下 人類所能達到的高度,因而他們獲得巨大的商業利潤是當之無愧的。
可以說,不尊重人的理性發展的企業,或會有能賺到更大利潤的機會,可從本質上,它將受到消費者的鄙視,抑或是非心甘情願地消費。一旦有更好的替代品出現,消費者將在第一時間毫不猶豫拋棄它們。
我們無法想象哥德爾的大腦是乙個什麼樣的構造,這樣的理念應該被每個商業人士所牢記:「存在著系統的方法來解決所有的問題(包括藝術,等等)。」任何企 業,特別是小企業,總是不斷在錘煉其核心的產品和服務。與自身的資源、技術積累相匹配。一旦尋求到在一定時期內行之有效的系統方法,這個企業的利潤**將 如水銀瀉地一般,雖有焦灼感,至少流暢起來了。多少商人在不斷尋找這樣的機會!對於某個服務和產品的營銷,可能有一百種方式,大多數企業找到乙個最適合的 推廣方式時,可以暫時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不考慮其他的推廣方式。成功總結出一定時期內的商業操作模式的企業家,會欣喜若狂。雖然,這種總結有時亦有如佛家 中的頓悟一般,拔開烏雲見青天,但從人類需要思考的角度來看,至少對於商業來說,花更多的時間不斷總結商業模式,並大膽投資驗證,是每乙個企業家必備的素 質。而那種越是獲取巨大利潤,且持續時間較長的商業模式,越最難被企業家所發現。更多的人雖然已感覺到這其中未來的巨大發展空間,可由於周期長,很難有財 力,時間來持續的投入。從這一點來說,商業上的成功,不能不說在大家同樣投入、同樣看到發展前景的情況下,亦決定於一點點運氣。儘管眾多的企業家或許會 說:我的成功,並不是我秉承了哥德爾的這種理論。但在企業家實際操作過程中,他們的有意識無意識的往此方向發展的潛意識動作,無疑暗合了哥德爾的偉大思 想。
大規模用工企業更是系統方法的擁幫浦者。他們總希望採取某種既尊重人性,又步調一致的管理方法。在這方面,人類的管理經驗不斷在實操中一步步向前推進。技術 讓更多的粗野、粗曠的對人的管理變得越來越尊重人性。從而這裡面暗含著巨大的商機:即以尊重人為前提的系統解決方法,未來將會大行其道。而有一家企業能從 中尋找到可行的解決之道時,在該系統有效期內,此企業將會獲得豐厚利潤。
不相信「我們不知道的東西遠遠比我們知道的東西多得多」的企業人,可能將很難在長青企業中勝出。同樣,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商人在推廣自己的產品和服務中 將從此原理中受益無窮。而對人力管理範疇而言,它更是宣告簡單粗暴式方法將會給企業造成惡果。對於企業主,他所雇用的任何一名員工,其行為的複雜程度遠比 企業主想象的還要複雜。人人不盡相同,如果用想當然的管理辦法,僱傭者可能會受到意想不到的打擊。或許,充分尊重人作為人,能夠減輕我們的憂慮。不尊重人 的企業家,即便有機會獲得巨大的商業成就,但亦在其活著的生涯中,隱藏著他所不知的力量會摧毀他。
上文提到的三條哥德爾的哲學理念,我們從中或多或少感受到,對於人本身來說,我們有種種各樣的願望,但願望的實現,總是一部分人有此幸運,多數人卻要抱憾 一生,這並不影響人類前赴後繼去追尋他們願望的實現。正如哥德爾最重要的一條哲學觀點所言:「世界的意義是願望與事實的分離」。我們越深刻理解這句話,越 會堅定我們去不斷尋求新的商業機會。「事與願違」是人生常態、是管理常態、是企業經營常態、是生意常態。但正因這種對人人皆公平的不確定性,某種意義上消 解了我們對於取得巨大財富的企業家們的某種從公平角度的嫉妒。而乙個理性社會向他的公民宣揚此種理念,會讓因財富的巨大差距產生的不滿有地方去良性消化: 創業人依此原理行事,總會有機會尋找到那種讓自己的願望某種程度上實現的可能。
附錄:
哥德爾14條基本哲學信念
「在哥德爾手稿中,有一捆未標明時間的散頁,是用加貝斯貝格速記法寫的,其間夾雜了一些英文單詞,道森夫人(cheryl danson)最近把它們轉寫了出來,它們大概寫於2023年前後。第一頁標題為《哲學散記》,其下列出了一組範疇,顯然是概括了哥德爾心目中的哲學研究物件:……」「在另一頁上,哥德爾用《我的哲學觀點》做題目,列出了14個條目,看起來是要概括他的基本哲學信念:
1、 世界是合乎理性的。
2、人類理性原則上可以發展得更高(通過某些技術)。
3、存在著系統的方法來解決所有的問題(包括藝術,等等)。
4、存在著其他的世界和另外的更高種類的存在者。
5、我們居於其中的這個世界,不是我們將要在其中或曾經在其中的唯一的世界。
6、有更多可知的先天的東西,目前已知的那些,與它們相比少得可憐。
7、文藝復興以來的人類思想的發展是全然可理解的。
8、 人的理性將在每個方向上獲得發展。
9、 形式權利形成一門真正的科學。
10、 唯物主義是錯誤的。
11、 更高的存在者是通過模擬,而不是通過組合,而與其他東西相聯絡的。
12、 概念是客觀存在的。
13、 存在科學的(精確的)哲學和神學,它處理具有最高的抽象性的概念;它對科學來說,也是最有成效的。
14、 諸多宗教在很大程度上是糟糕的,但宗教不是。」
關於哥德爾證明
幾何學在公理化方法下得到了很好的發展,所謂公理方法就是我給出一些不用證明就能得知正確的命題,並在這些命題推理出定理得方法。幾何學憑藉著這個方法得到了完善的發展。於是數學家認為,每乙個數學分支都應存在這樣的一組公理,從這組公理出發可以得到在此領域無窮無盡的命題。哥德爾的 證明了這個假設是站不住腳的。內...
華羅庚 哥德爾與塔爾斯基
1874年,哥德 與尤拉提出 哥德 猜想,由於時代久遠,完全不涉及算術公理化及其系統的無矛盾性問題。實際上,華羅庚是中國最早從事哥德 猜想的數學家。1936 1938年,他赴英留學,師從數論專家哈代研究數論,並開始研究哥德 猜想,驗證了對於幾乎所有的偶數猜想。1950年,華羅庚從美國回國,在中科院數...
停機問題 哥德爾定理
今天讀 哥德爾 艾舍爾 geb 集異璧之大成 看到 自指 的論述,突然想起以前學自動機理論時的 停機問題 該問題上課前看書就看明白了,考試完了又忘了,後來又想起來看過一次,現在又忘了 可見,我是不懂裝懂。我之前其實沒搞明白 怎麼這麼乙個程式h2,當作 輸入p給另乙個h2後,它的存在性還受到另乙個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