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需求分析

2021-08-31 04:01:27 字數 4007 閱讀 9568

產品的構思初期,我們會羅列盡可能多需求,也會收集到很多需求。但有些需求是偽需求,有些需求也不具備實現價值,那我們如何做判斷呢?

每天有無數產品誕生,也有無數產品隕落,很多時候會談到乙個原因,沒有把握住使用者需求,吸引不了使用者。那如何把握住使用者需求呢?

各種各樣的需求,如何毫無克制地載入功能去滿足使用者,最終也會導致產品變得臃腫和失去核心定位。那怎麼提煉呢?

這也就是這篇文章的思考主題,我們**下如何做需求分析?

使用者需求是使用者從自身角度出發,自以為的需求。

使用者經常提出的需求,從他們角度而言都是正確的,但更多是從自身情況考慮,對於產品的某個功能有自己的期望,但對產品定位、設計的依據等情況不了解,他們的建議也許並不是該功能的最好實現方式,也就不足以直接作為產品規劃的直接依據。

產品需求是提煉分析使用者真實需求,並符合產品定位的解決方案。

解決方案可以理解為乙個產品,乙個功能或服務,乙個活動,乙個機制。

需求分析:從使用者提出的需求出發,挖掘使用者內心真正的目標,並轉為為產品需求的過程。

我們不能簡單地看使用者需求,而是應該去挖掘使用者產生這個需求時,其心裡是什麼驅動著使用者。

所以,更應該思考,需求分析的過程,是如何把使用者需求轉為為產品需求,中間的紐帶是什麼?

在想如何把使用者需求轉化為產品需求的中間紐帶是什麼,不禁要問乙個問題,使用者需求是怎麼產生的?我們只用把原因研究清楚了,才有可能通過產品需求去迎合使用者需求。我們追本溯源,使用者的需求或者說是慾望究竟緣何而生?

分析人性這個問題有兩個理論思維可以給我們切入去思考。

馬斯洛需求理論

馬斯洛需求理論

出自經典著作《人的動機理論》的馬斯洛需求理論,它闡述了人類的需求源於五類,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人類最基本生理需求是衣食住行,若無法滿足,人類無法生存。這也是我們提及最多的使用者剛需,每一天都離不開,也就蘊含著巨大的市場空間,是眾多創業公司和巨頭一直搶占的各個山頭。

隨之產生的是安全需求,希望生活有所保障,避免被物理傷害。這是醫療人身保障等社會基礎設施的建設,是「網際網路+」正在公升級的主要領域。

兩個需求得到滿足後個體會產生友誼、愛情、親情等各種感情訴求,也渴望成為集體的一部分,幾乎沒有人希望過著孤獨,不與外界產生聯絡的生活。這塊目前最主要便是企鵝帝國的兩大關係鏈產品。

隨後希望被人尊重,得到認可和讚賞,名譽、聲望和地位的尊重需求,這種需求很少得到充分滿足。

自我實現是最高層次的一種需求,實現個人抱負、理想、價值的需要。

七宗罪

在聖經中,人類有七宗罪:淫慾、貪食、貪婪、懶惰、暴怒、妒忌、 傲慢。

懶惰:這是網際網路原則,網際網路的存在就是讓我們能更「懶」地完成事情,世界為「懶」人所創造,科技為「懶」人所進步。

暴怒:網路遊戲的殺戮與遊戲裝備熱賣,玩的就是人性暴怒的本質。

妒忌:網路是個分享的社會,乙個貧富共通的平台,於是在網路上總凝聚了不同的聲音,總有人在上面咒罵這個社會,總有人在抱怨著不滿意,而這些均由妒忌所生。

需求是問題

人類之所以有各種各樣的需求,正是生活有太多的問題產生不滿意,太多慾望沒有得到滿足,希望去解決問題,滿足慾望,消除現實與理想的差距,就會產生需求。

我們做乙個產品、服務、功能等就是為了解決問題,滿足需求。而這些表面需求不斷的深挖,總是可以回歸到馬斯洛需求理論和七宗罪。

張小龍說,一款好的產品,一定是迎合人性的。表示把握人性是一款產品很重要的乙個環節,知道使用者內心最需要什麼,才能真正做出讓使用者喜歡的產品,當然有些東西會突破道德底線,甚至可能會觸犯法律,總之既要滿足人內心的慾望,又要讓產品生存下去,所以打擦邊球很重要,這也是乙個度的控制。

使用者的底層慾望就是源於這些人性,而人性產生的慾望,在不同的環境中,因不同的形式、不同的行為之下,會產生各種各樣動機,想要達到某種目標,而產品需求,正是迎合使用者的動機,來幫助使用者更好地實現目標。

被引用最多的乙個例子,便是福特汽車創始人 – 亨利福特說的:「如果聽使用者的,我們根本造不出汽車來,使用者就是需要一匹快馬。」

其實,使用者究竟需要一匹馬還是一輛車,就是需要分析使用者情境之下的動機是什麼?如果是賽馬想獲得成績,那確實需要一匹更快的馬;如果是想更快地去另乙個地方,汽車就是更好地滿足使用者的需求。當把使用者分為司機、車主、乘客,他們的本質需求又是什麼呢?這時由核心需求延伸出來的窗戶、座椅被洞察並滿足。

如果只是看需求和產品本身,是很難看出產品設計背後邏輯,如果放到場景裡去,放到人和產品的互動裡去,可以更好地看出產品設計的奧妙在**。

使用者的動機會被很當時環境下的複雜因素所影響,也是會涉及很多心理學方面的積累,這是非常考驗使用者研究和產品經理的硬本事。

但我們也可以嘗試從幾個關鍵因素來進行場景分析。

場景分析也就是需要考慮具體什麼環境(時間、地點、情境)什麼型別使用者的什麼動機,想達到什麼目標,以及人與人的關係。如實地記錄下來,如果偏差或缺乏資訊,之後的分析就會有所偏差。

可能還有輔以使用者訪談、問卷調查等各種使用者調研方法,進行資訊的收集和補充。

基於這些分析出場景中對使用者動機和完成目標真正起作用的因素,而後轉換為產品語言描述產品需求。

蘇杰老師分享過乙個需求分析的」y理論」

「需求分析」的過程就是經歷圖中的「1 –>2 — >3」,把「使用者需求」轉化為「產品功能」。

「y」的越上面越是解決方案,越下面越是背後的目的。「1-使用者需求」,大多表現為使用者的解決方案,往往是不好的,但好的「3-產品功能」一定是從使用者需求轉化而來,而不是憑空想出來的。所以說,「聽不聽使用者」都是乙個意思,更準確的說法是「聽使用者的,但不要照著做」。同時,也不要誤解「創造需求」,你創造的只能是滿足使用者需求的解決方案——產品功能,而不是使用者需求。

1–>2,通過問「why」,逐步歸納,2–>3,通過問「how」,逐步演繹。過程中都要用到各種輔助資訊,比如資料、競品、行業等。

把「2-產品需求」追溯到「4-馬斯洛需求」的過程是可選的,畫為虛線,只是為了這個理論的完備,如果感興趣,每個產品需求總能挖到馬斯洛的層面。「2-產品需求」的點如何選擇,我們到底應該挖到那個層面上,作為產品需求,取決於公司和產品的定位。

前面說到使用者需求只是使用者自以為的需求,不夠專業,而且有時使用者說的並非心中所想,也可能不會表達內心真實需求。

所以,在篩選需求的時候,除了需要挖掘使用者動機尋找真實需求的同時,還需要考慮一下幾點:

在考慮需求價值時候,可以從四個維度考慮:

當然,所有的分析都只是我們的猜測,只是想往更深層、更靠近本質的地方,通過產品來驗證這些推理和猜測,這裡會涉及可用性測試,灰度發布等等一些。

「滿足需求的產品」與「讓使用者尖叫的產品」之間,區別往往就在於對人性的把握

如何做好專案需求分析?

專案需求分析,看了聽棠的 客戶需求何時休 深有感觸,何曾自己不是被這個問題整天困擾 客戶需求,為什麼總在變阿?做專案真辛苦阿!這樣的感嘆 整天都掛在口上。客戶需求變動確實是乙個軟體開發永遠不變的話題。為什麼小的軟體企業面對經常變動的需求是如此的狼狽?到底要怎麼做才能滿足客戶的需求?聽棠的 客戶需求何...

如何做好軟體專案需求分析

對於開發小組的使用成員 包括使用者 來說,需求確定是極具認知性和創造性的活動。軟體需求是指使用者對目標軟體系統在功能 行為 效能 設計約束等方面的期望,通過對應用問題及其環境的理解與分析,為問題涉及的資訊 功能及系統行為建立模型,將使用者需求精確化 完全化 最終形成需求規格說明,這一系列的活動即構成...

如何做好軟體專案需求分析

11 5 2009 11 40 56 am 對於開發小組的使用成員 包括使用者 來說,需求確定是極具認知性和創造性的活動。軟體需求是指使用者對目標軟體系統在功能 行為 效能 設計約束等方面的期望,通過對應用問題及其環境的理解與分析,為問題涉及的資訊 功能及系統行為建立模型,將使用者需求精確化 完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