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做乙個優秀的系統分析師?

2021-08-29 08:45:31 字數 4890 閱讀 7614

筆者常常在思考乙個問題,什麼是系統分析師?什麼樣的人是優秀的系統分析師?什麼樣的人是企業真正需要的系統分析師?系統分析師也許很神秘,也許很抽象,他有很多其他稱謂,比如需求分析師、分析師等等。你可以說系統分析師是it技術專家,也可以說他是業務專家,甚至可以說系統分析師是管理專家,那麼他到底是什麼?

也許,有一點我們可以確定,系統分析師連線著使用者的需求,系統分析師主導著開發的實現,系統分析師的素質高低對it專案的成敗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近年來,我國it軟體產業發展規律迅猛,需要大量it人才,尤其需要居於it人才金字塔頂端的系統分析師人材,筆者以自己的做系統分析師一些經驗和對這個職業的理解,試圖用一些文字研究系統分析師的素質和能力模型,以饗讀者和廣大it技術人員、系統分析師同仁。 

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系統分析師,首先必須弄明白與系統分析師相關的一些職業理念和相關的工作概念定義。 

一、 如何理解系統、資訊系統、系統分析、系統設計、系統分析師?

系統是一組為實現某些結果相互聯絡、相互作用的部件的集合體。而資訊系統是一組完成收集、處理、儲存資訊和以輸出完成商業任務所需資訊作為提交的系統。系統分析是理解並詳細說明資訊系統應該做什麼的過程。系統設計是詳細說明資訊系統的諸多元件在物理上是怎樣實施的過程。 

系統分析師是使用資訊科技的商業專業人員,利用分析和設計技術解決業務問題。他是團隊中的一種角色,主要負責與涉眾客戶代表協同工作,以便對專案需求進行獲取、分析、編寫說明規格、確認和管理,也可稱需求分析師,業務分析員等。 

做一名系統分析師,要首先認識什麼是系統分析師。對於同樣一件事物的認識,每個人都會不一樣,「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關乎到認識論。其實,乙個人的認識正好折射出了他的經驗、水平、層次、能力。一句話,大道由簡,我們也許熟悉了很多系統分析方面的技術,然後我們需要問自己是不是真的懂這個職業的本質含義所在,一定不要捨本求末。 

上面的定義很簡單,但反映了一些基本的要素。系統分析師首先是商業人員,然後才是it技術人員,但系統分析師不是程式設計師,他的使命是解決業務問題,手段是資訊科技。他不但要理解還要會詳細地說明,這意味著他的商業知識、理解分析能力以及表達能力是比較基礎的核心能力。還有, 系統分析最重要的是實踐過程。系統分析師最好和業務人員打成一片,這樣才會獲得使用者的信任。 

順便需要說明的是,資訊系統有很多種型別,常見的有oltp、 mis、eis、dss。當然,你還可以談很多,其實,任何乙個名詞都足夠寫一本書,你就大膽地講出你的理解吧。但一定要記得總結,用一句話能總結出來就不用兩句話,系統分析這個職位對思維的清晰要求頗高。 

二、系統分析師需要哪些技能? 

首先,系統分析師應熟悉如何建立資訊系統,這要求相當高的資訊科技能力,包括軟體工程、主流技術架構、網路、資料庫技術等等。 

第二,系統分析師應必須熟悉自己正為之工作的商業行業,以及該行業如何使用各種型別系統的情況。 

最後,系統分析師應需要熟悉相當多的人及其工作方式,因為這些人是資訊系統的使用者,或者說是系統分析師的「客戶」。 

系統分析師是「通才」,正是因為他們連線了it和業務。優秀的分析師其實懂三種「世界」的語言,即計算機語言、商業語言、人的語言。 

對於商業,有些分析師一生專門研究乙個特定的商業行業,比如製造業、零售業、服務業或**行業。乙個非常熟悉某特定行業的分析師能夠為這個行業的公司解決一些複雜的問題。

熟悉這個公司則需要花費一些時間,尤其是細節方面,包括組織結構、使命、成功的因素、戰略和計畫、企業文化和企業價值。 

總之,系統分析師=行業業務專家+it技術專家+管理專家。 

三、系統分析師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是什麼? 

系統分析師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一般如下: 

(1)研究和理解問題。 

(2)核實解決問題的效益大於成本。 

(3)確定解決問題的需求。 

(4)制定一套可能的解決方案,提供多種可供選擇的方法。 

(5)決定最佳方案並推薦給決策層。 

(6)詳細說明所選方案的細節。 

(7)實施解決方案。 

(8)監控結果是否達到預期結果。 

這個是經過歸納的大致過程,實際還有其他經典的過程,與之的區別只是形式上不同,但求解問題的過程是一致的。 

上面的步驟是經過歸納過的,也許不同型別的系統,不同型別的企業工作方法不盡相同,但從巨集觀的角度看的確是類似的。

四、系統分析原型法的意義 

原型(prototype) 即樣品、模型的意思。把系統主要功能和介面通過快速開發製作為「軟體樣品 」,以視覺化的形式展現給使用者,及時徵求使用者意見,從而明確無誤地確定使用者需求。另外,原型也可用於徵求內部意見,作為分析和設計的介面之一,可方便於溝通。 

對原型的基本要求包括:體現主要的功能、提供基本的介面風格、展示比較模糊的部分以便於確認或進一步明確。原型最好是可執行的,至少在各主要功能模組之間能夠建立相互連線。 

原型法意義在於視覺化、強化溝通、降低風險、節省後期變更成本、提高專案成功率。一般來說,採用原型法後可以改進需求質量。雖然投入了較多先期的時間,但可以顯著減少後期變更的時間。原型法投入的人力成本代價並不大,但可以節省後期成本。對於較大型的軟體專案來說,原型系統可以成為開發團隊的藍圖。另外,原型通過充分和客戶交流,還可以提高客戶滿意度。 

原型法是在計算機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使用者應用需求高漲的情況下發展的一種方**,但它同時又是對開發人員有高要求的一種方**。 

原型法的基本思想如下: 原型法是確定需求策略,是對使用者需求進行抽取、描述和求精。它快速地、選代地建立最終系統工作模型,對問題定義採用啟發的方式,由使用者作出響應。原型法實際上是一種動態定義技術。

原型法被認為對於大多數企業的業務處理來說,需求定義幾乎總能通過建立目標系統的工作模型來很好地完成,而且這種方法和嚴格定義方法比較起來,成功可能性更大。 

原型法開發策略基於如下的假設:

(1)並非所有的需求在系統開發以前都能準確地說明。

(2)有快速的系統建造工具。

(3)專案參加者之間通常都存在通訊上的障礙。

(4)需要實際的、可供使用者參與的系統模型(system model)。 

文字和靜態圖形是一種比較好的通訊工具,然而其最大的缺點是缺乏直觀的、感性的特徵,因而往往不易理解物件的全部含義。互動式原型系統能夠提供生動活潑的規格說明,使用者見到的是乙個「活」的、執行著的系統。理解紙面上的系統和操作執行在機器上的系統,其差別是十分顯著的。因此,當能夠提供乙個生動的規格說明成為可能的話,人們就不會滿足於乙個靜止的、被動的規格說明。

總之,當提供乙個活生生的系統模型時,人們對它的了解將比說明性材料好得多。

(5)需求一旦確定,就可以遵從嚴格的方法。

(6)大量的反覆是不可避免的、必要的,應該加以鼓勵。

在資訊系統設計的過程中,常用的各種不同形式的部分原型有:

(1) 對話原型

原型模擬預期的終端互動,使使用者可以從螢幕上檢視他們將接收什麼、進行的操作,並提出遺漏之處,從而加深正確的理解。終端對話的設計效果直接影響著系統的可用性和使用者對系統的接受程度。

(2) 資料輸入原型 

建立資料輸入的原型,可以檢查資料的輸入速度和正確性,還能進行有效性和完整性的檢查。

(3) 報表系統原型 

提供給使用者的各種報告應在整個系統實現之前給使用者看,報表子系統需要經常進行大量修改以滿足系統的需要,因此,可以把報表生成器作為原型。

(4) 資料系統原型

首先生成乙個含有少量記錄的原型資料庫,這樣使用者和分析師與它可以進行互動,生成報表和顯示有用資訊。這種互動經常導致產生對不同的資料型別、新的資料域或不同的資料組織方式的需求,還可以在原型化工具的幫助下探索使用者將如何使用資訊以及資料庫是什麼樣的。

(5) 計算和邏輯原型

有時乙個應用邏輯或計算是複雜的。審計員、工程師、投資分析師和其他使用者可以使用高階程式語言建立他們所需的計算例項。這些例項可以組合在一起構成乙個大的系統,與其它應用系統、資料庫或終端相連線,使用者可以使用這些計算原型檢驗他們所求結果的準確性。

(6) 應用程式包原型 

在乙個應用程式包和其它應用系統相連或實際使用之前,可以通過乙個小組使用者來鑑定這個應用程式包是否令他們滿意,若不滿意可以進行大量的修改,直到令他們滿意。

(7) 概念原型 

原型法是近年來流行的軟體需求捕獲方法之一。我們應該明白原型法是手段而不是目的。需要回答的要點是,原型法的背景、概念、定義、意義、如何實現原型、最好能夠舉例說明。 

能夠回答這些問題才能說明你完全掌握了原型法。很顯然,提出這種問題的企業對這種方法在實際工作中是會相當倚重的,因此您不僅要知之還要行之。 

以乙個簡單的案例來說明,王五是某家大型電子商務**公司的系統分析師,他負責做了乙個詢盤系統。由於詢盤系統牽涉到許多抽象專業知識,因此為了便於溝通,王五經過一番研究製作了介面原型設計,並給出了解決方案,領導和客戶看了原型設計後通過該需求方案。這個案例說明,今天的需求分析,不再是分析師和客戶之間的訪談,更是一種通過實際原型(模型)互相啟發,從而發現需求,歸納總結需求的乙個實踐過程。但我們可以看到,原型法只是一種手段,與使用者良好的互動和溝通是獲得需求的基本點所在。

系統分析師

2011年的個人計畫 拿下系統分析師 原由 已在it行業幹了近3年多了,從最初的傻瓜式程式設計師,到現在自己帶隊做專案,雖然期間經歷了很多,也成長了很多,但是總覺得自己還是缺少點什麼.也許是因為所在的公司的性質決定的吧 公司是一家馬來西亞公司,說是公司,其實就是乙個開發部門,因為我們接手的專案都是大...

系統分析師之路 系統分析師備考計畫

學習了資訊系統專案管理師後,做任何事情都要做成計畫。為了系統化的學習備考,我制定了相應的複習管理計畫。用掙值 每週pdca的方式以週為單位自我確認進度。因為計畫應該是漸進明細的,每週一在回顧一周的學習後,寫一篇日誌,調整並完善下面的複習計畫。第一輪複習計畫 no.科目預估工時 人時 掙值 ev 完工...

系統分析師修養

系統分析作為專家 顧問 高階人才,是精英中的精英,往往決定著企業資訊化建設的成敗 他們既是it企業中的技術骨幹和將才,負責公司專案可行性研究與利益分析,是企業的智囊高參和運籌帷幄的帥才 同時又擔負著研發人員的技術指導工作 他們是it企業軟體新產品市場前景的 者和參與營銷的市場策劃者,承擔著為客戶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