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路 OSI RM模型結構

2021-08-27 20:46:56 字數 1265 閱讀 6321

一、

1、osi/rm模型結構

表示層 presentation

會話層 session

傳輸層 transport

網路層 network

資料鏈路層 datalink

物理層 physical

每層定義:

1)物理層

最底層最基礎的一層,只負責傳輸0,1二進位制位元流,不考慮資訊的意義和資訊的結構。只是負責傳輸傳送,不做解釋

物理層網路裝置:網絡卡

2)資料鏈路層

負責將上層資料封裝成幀,傳送的資訊是幀,它是傳輸以幀為單位的資料報

a、為什麼將資料封裝(打包)為幀?

因為物理層的位元流是不好控制的,是沒有規則的資料流,所以為更好地控制或管理這些資訊,就將它打包成幀

資料鏈路層網路裝置:網絡卡和二層交換機

3)網路層:負責路由定址和廣播。它傳輸的單元是資料報。

網路層:為主機之間進行通訊

傳輸資料單元為資料段,

資料段:是在資料前加源埠和目的埠

5)會話層:負責建立維護拆除會話

6)表示層:表示資料形式,完成對傳輸資料的轉化

三種轉化:

編碼 解碼 必不可少,必做的工作

加密 解密 選做工所

壓縮 解壓縮 選做工所

7)應用層:所有應用程式的網路在此展開

應用層為使用者提供介面,使使用者可以通過介面訪問網路

二、1、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通訊原理包括:

資料通訊原理

對等會話原理

1)資料通訊原理:

傳送端自上而下傳輸(直到物理層)

接收端自下而上傳輸(直到傳送端發起通訊的層次)

2)對等會話原理

傳送端和接收端只有在對等層才可進行通訊

不同層次傳輸的資料格式不一樣

a、應用層、表示層和會話層以報文的方式傳輸

b、傳輸層以報文或者報文分段方式傳輸

c、網路層以資料報方式傳輸(分組)

d、資料鏈路層以幀方式傳輸

e、物理層以位元流方式傳輸

傳送端:每經過一層(物理層除外)都要在資料上進行協議封裝,即最前面加裝乙個本層所使用協議的協議頭

接收端:每經過一層都要對原資料進行協議解封裝,即去掉原資料最前面的上層協議頭

a主機 資料傳送端 b主機 資料接收端

應用層 應用層

表示層 表示層

會話層 會話層

傳輸層 傳輸層

網路層 網路層

資料鏈路層 資料鏈路層

物理層 物理層

計算機網路模型

osi參考模型 物理層 資料鏈路層 網路層 傳輸層 會話層 表示層 應用層。資料鏈路層 負責分配mac位址即實體地址,由48比特長,12個十六進製制數字組成。網路層 負責資料報進行路由選擇和儲存 包括的協議有 ip ipx icmp igmp arp rarp ospf。傳輸層 是第乙個端到端,即程...

計算機網路參考模型

七層模型,亦稱osi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參考模型是國際標準化組織 iso 制定的乙個用於計算機或通訊系統間互聯的標準體系,一般稱為osi參考模型或七層模型。它是乙個七層的 抽象的模型體,不僅包括一系列抽象的術語或概念,也包括具體的協議。分層思想 就像每個人喝的牛...

計算機網路參考模型

集線器 hub 執行在物理層 所有裝置在同一衝突域 所有裝置在同一廣播域 所有裝置共享相同的頻寬 分壓 頻寬的利用率只有30 40 集線器 多介面中繼器 中繼器 延長訊號 訊號放大的 編碼 解碼器 傳輸介質聯結器 衝突域 廣播域 衝突 在乙太網中,當兩個節點同時傳輸資料時,從兩個裝置發出的幀將發出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