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 -h
--max
-depth=1
//root下檢視資料夾蝦公尺那內容大小
sudo fdisk -l
//顯示的是各個分割槽詳細的大小
按照步驟安裝
sudo apt-get
-y install software-properties
-common
sudo apt-add
-repository ppa:brightbox/ruby-ng
//新增依賴包的ppa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y install ruby2.3 ruby2.3
-dev
//安裝依賴包
sudo apt-get install vim-gnome
//安裝gvim軟體
**網路
//vim 使用tip
編寫python程式
自動插入頭資訊:
#!/usr/bin/env python
# coding=utf-8
輸入.或按tab鍵會觸發**補全功能
:w儲存**之後會自動檢查**錯誤與規範
按f6可以按pep8格式對**格式優化
按f5可以一鍵執行**
//多視窗操作
使用:sp + 檔名可以水平分割視窗
使用:vs + 檔名可以垂直分割視窗
使用ctrl + w可以快速在視窗間切換
//編寫markdown檔案
編寫markdown檔案(*.md)的時候,在normal模式下按 md 即可在當前目錄下生成相應的html檔案
生成之後還是在normal模式按fi可以使用firefox開啟相應的html檔案預覽
當然也可以使用萬能的f5鍵來一鍵轉換並開啟預覽
如果開啟過程中螢幕出現一些混亂資訊,可以按ctrl + l來恢復
//快速注釋
按\ 可以根據檔案型別自動注釋
備份命令
tar
-cvpzf
/media/disk/mydisk/ubuntu_backup@`date+%y
-%m+%d`
.tar.gz
--exclude=/proc--
exclude=/tmp--
exclude=/boot--
exclude=/home--
exclude=/lost
+found--
exclude=/media--
exclude=/mnt--
exclude=/run--
exclude=/sys
/
參考這個文章的
下面解釋一下上面這條命令。tar就是乙個打包命令。
* /media/disk/mydisk/ubuntu_backup@date +%y-%m+%d.tar.gz
這個是備份文件的存放路徑,我的行動硬碟名字叫mydisk,掛載在/media/disk目錄下,ubuntu_backup@date +%y-%m+%d.tar.gz是我備份檔案的名字,這裡用了乙個shell命令date +%y-%m+%d用於獲取當前時間,因為備份嘛,註明時間戳還是有必要的,然後.tar.gz是說明這個檔案是用tar進行打包,gzip進行壓縮的。所以要根據你自己情況換為你自己的備份檔案目錄和檔名。
引數:
-c: 新建乙個備份文件
-v: 顯示詳細資訊
-p: 儲存許可權,並應用到所有檔案
-z: 用gzip壓縮備份文件,減小空間
-f: 指定備份檔案的路徑
–exclude: 排除指定目錄,不進行備份
note: 注意–exclude引數,接下來談談那些目錄沒有備份,以及為什麼不備份。
我的ubuntu系統,共有四個分割槽,分別是:/、/home、/boot、swap。
非常建議系統備份的時候按照分割槽進行分別備份,並且也不建議安裝系統的時候只給系統分乙個分割槽。有四個分割槽的好處是,一般系統壞了都是/分割槽的問題,/home沒什麼關係,所以這種情況,我可以只還原/分割槽,其他分割槽完全可以不用動,系統就可以恢復,會節省很多時間。
另外,為了保險起見,也可以對/home和/boot備份,但是備份頻率完全沒必要和/分割槽一樣高。比如/分割槽每週備份一次,那/home和/boot完全可以乙個月備份一次,因為這兩個分割槽出問題的概率真的很小,而且變動也不會太頻繁。
請注意,如果沒有把/home或者/boot目錄單獨分乙個區,一定不要加–exclude=/home或–exclude=/boot引數!!!
/proc:乙個虛擬檔案系統,系統執行的每乙個程序都會自動在這個目錄下面建立乙個程序目錄。既然是系統自動建立,也就沒必要備份的必要了。
/tmp:乙個臨時資料夾,系統的一些臨時檔案會放在這裡。
/lost+found:系統發生錯誤時(比如非法關機),可以在這裡找回一些丟失檔案。
/media:多**掛載點,像u盤、行動硬碟、windons分割槽等都會自動掛載到這個目錄下。
/mnt:臨時掛載點,你可以自己掛載一些檔案系統到這裡。
/run:系統從啟動以來產生的一些資訊檔案。
/home:使用者家目錄,存放使用者個人檔案和應用程式。
/boot:和系統啟動相關的檔案,像grub相關檔案都放在這裡,這個目錄很重要!
我再次強調一次,/home和/boot目錄我實際也是做了備份的,備份命令和上面差不多,當然你也可以排除一些目錄不進行備份,像我/home下面的虛擬機器檔案,太佔空間了。
tar -cvpzf /media/disk/my_disk/ubuntu_home_backup@`
date +%y-%m-%d
`.tar.gz /home
tar -cvpzf /media/disk/mydisk/ubuntu_boot_backup@`
date +%y-%m-%d
`.tar.gz /boot
系統還原
系統備份的意義就在於系統哪天發生意外時可以系統還原拯救回來
這裡有兩種還原方式,如果你系統出問題了,但是還可以進入終端,那就可以直接解壓備份檔案進行還原。但是如果你連系統都不能登入了,就要使用livecd(u盤啟動盤)進行還原了。
tar -xvpzf /media/disk/mydisk/[email protected] -c /
mkdir /mnt/sys
mount /dev/sdax /mnt/sys
tar -xvpzf /media/mydisk/[email protected] -c /mnt/sys
注意先建立乙個臨時目錄用於掛載你的/根目錄分割槽,sdax代表你的/根目錄分割槽,如果不知道就用fdisk -l檢視一下,另外如果你的行動硬碟沒有被自動掛載,你也需要手動建立乙個臨時目錄進行掛載。
note:因為 tar還原是只會覆蓋相同的檔案,但是這種方法只是恢復備份時的檔案,就是說如果某些檔案丟失或損壞了,這樣可以恢復修復這些檔案,但不能刪除自備份到恢復前這期間所生成的其它檔案,說白了就是假如你備份系統時有1234這四個檔案,如果三天後,由於某些原因變成了1234』5(4改變了),你恢復後,就會變成12345,其中4』恢復成備份時的檔案,5保留。所以大家要是想徹底還原成備份時候的樣子最好徹底刪除根目錄下的所有檔案,然後再還原,這樣就可以還原成備份時的樣子了。
刪除整個檔案系統,比如執行命令rm -fr /*,那麼你還原系統後一定要把你之前沒有備份的目錄手動建立,不然重啟系統是有問題的。
mkdir
proc tmp lost+found media mnt run
該文章結束,還有另一篇文章ubuntu全盤備份與恢復,親自總結,實測可靠 Ubuntu系統備份與還原
sudo su cd tar cvpzf backup.tgz exclude proc exclude lost found exclude backup.tgz exclude mnt exclude sys 如果你希望更高的壓縮比 速度慢 用這個替換上面最後一步的 tar cvpjf back...
ubuntu系統備份與還原
在 使用ubuntu之前,相信很多人都有過使用windows系統的經歷。如果你備份過windows系統,那麼你一定記憶猶新 首先需要找到乙個備份工 具 通常都是私有軟體 然後重啟電腦進入備份工具提供的軟體環境,在這裡備份或者恢復windows系統。norton ghost是備份windows系統時經...
linux系統備份及還原
1.先切換到root使用者 sudo su2.進入根目錄3.檢視磁碟情況df h 4.進行壓縮 tar cvpzf backup.tgz exclude proc exclude lost found exclude backup.tgz exclude mnt exclude sys 命令詳解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