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基礎教程第七彈《透視與比例》

2021-08-25 03:31:43 字數 1518 閱讀 8942

一 了解一些透視必要的知識

透視學的發展和研究與科學發展有關,也和人們的審美需求有關。

現代繪畫透視著重研究和應用的是線性透視,而線性透視重點是焦點透視,它具有較完整較系統的理論和不同的作圖方法。

線形透視是指14世紀文藝復興以來,逐步確立的描繪物體、再現空間的線性透視學透視的方法和其他科學透視的方法。是畫家要求理性解釋世界的產物。其特點是逼真再現事物的真實關係,是寫生繪畫重要的基礎.

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人文主義運動中最傑出的人物李奧納多·達·芬奇(1452-1519),他把繪畫與雕刻的原理應用到透視學上,他確定了影響遠近知覺的五種因素,從而奠定了現代科學透視的基石。即線條透視(物體越遠,視角越小)、節目透視(物體越遠,細節越模糊)、空氣透視(山越遠越藍,是由於空氣和煙霧的影響)、移動透視(注視近物而頭搖動則該物與頭同向移動,注視遠物頭搖動則遠物與頭反向移動)、雙眼視差(左右眼對同一物所見不完全相同)。根據這種透視方法所描繪的物體最接近眼睛所感受到的事物的真實。先人經歷無數研究得出的這些法則,現在,我們從**中則很容易就可以體會到。

這一透視法則可分為線性透視和空氣透視。線性透視,(也稱線條透視、幾何透視)是根據光學和數學的原則,在平面上用線條來圖示物體的空間位置、輪廓和光暗投影的科學;按照滅點的不同,分為平行透視(乙個滅點)、成角透視(兩個滅點)和斜透視(三個滅點)。因為透視現象是遠小近大,所以也叫"遠近法"。其表現形式有以下幾個方面:體積相同的物體,距離近時,視覺影像較大,遠時,則小;距離較近時,寬度相同的物體視覺影像較寬,遠時,則窄。這是由人眼的視角形成的規律。位於視平線以上的物體,近高遠低,位於視平線以下的物體,近低遠高。在現實生活中,人眼**遠近景物的透視規律如下:① 物體遠近不同,人感覺它的大小不同,愈近愈大,愈遠愈小,最遠的小點會消失在地平線上;② 有規律地排列形成地線條或互相平行地線條,越遠越靠攏和聚集,最後會聚為一點而消失在地平線上;③ 物體的輪廓線條距離視點越近越清晰,越遠則越模糊。

○1縱透視。在平面上把離視者遠的物體畫在離視者近的物體上面。中國古代構圖法中稱高遠法,即近低遠高。在人類早期的繪畫藝術中經常可以看到,最典型的是埃及墓室壁畫的構圖,遠景作為一條橫帶完全置於近景橫帶之上。在兒童畫中我們也很容易看到,所有物體都放置在乙個平面上,物體沒有近大遠小的區別,只是通過物體的高低位置來體現透視感。現代很多畫家也經常使用這種方法,描繪出的世界往往帶給我們特別的感受。

○2斜透視。離視者遠的物體,沿斜軸線向上延伸。在清明上河圖中,我們明顯可以看到這樣的表現手法。這裡不同於焦點透視中的斜透視。

○4近大遠小法。將遠的物體畫得比近處的同等物體小。這也是現代線性透視學的重要理論基礎。

○5近縮法。在同乙個物體上,為了防止由於近部正常透視太大,而遮擋遠部的表現,為此有意縮小近部,以求得完整的畫面效果。在佛寺中常見把大佛塑造得往上逐漸膨大,實際上就是近縮法的運用,使人在其下仰視時避免過度的近大遠小變化並得到完整的視覺印象。

○6空氣透視法。由於空氣的阻隔,空氣中稀薄的雜質造成物體距離越遠,看上去形象越模糊, 所謂"遠人無目,遠水無波",部分原因就在於此。同時存在著另外一種色彩現象,由於空氣中孕含水氣,在一定距離之外物體偏藍,距離越遠偏藍的傾向越明顯,這也可歸於色彩透視法。晚期哥德式風格的祭壇畫,常用這種方法造成畫面的真實性。

繪畫基礎教程第七彈《透視與比例》

一 了解一些透視必要的知識 透視學的發展和研究與科學發展有關,也和人們的審美需求有關。現代繪畫透視著重研究和應用的是線性透視,而線性透視重點是焦點透視,它具有較完整較系統的理論和不同的作圖方法。線形透視是指14世紀文藝復興以來,逐步確立的描繪物體 再現空間的線性透視學透視的方法和其他科學透視的方法。...

繪畫的色彩基礎教程

很多人在學習繪畫的途中,首先學習的素描基礎,然後就是結構 動態 色彩 創作.然而最讓大家頭疼的就是上色,有的不會配色 有的不懂色 有的色感太差 有的亂塗.色彩是學習繪畫必須要過的一道坎!那麼今天,我將分6節課 每節課程是80分鐘左右 從色彩的基礎開始,逐一為大家剖析上色中會遇到的各種問題以及解決方法...

Python 基礎教程(第七章)

在方法或者變數前加上雙下劃線 即可將他們變為私有 類的定義就是執行 塊 多重繼承 class calculator def calculate self,expression self.value eval expression class talker def talk self print 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