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躺著乙個野心勃勃的開源專案。它曾立志超越outlook,最後卻無疾而終。慷慨的mitch kapor帶給它生命,又把命脈從它身上取走。許多程式設計師以心血養育它,惜乎全不見成效。它是溫室中的花兒,有過絢爛的夢想,還未綻放即已枯萎。那軟體的花園中,還有多少會漸次凋零呢?」
看完《夢斷**》(dreaming in code)是在和百萬從杭州回來的火車上(那之後,這本灰常嶄新的書就被百萬無情的順走了)。總覺得該寫點什麼,但是又不知道從哪說起,按說吧,乙個軟體走了6年,匯聚數十名頂尖高手的心血,貌似團隊融合的還挺好,還一直有公尺人撐腰,怎麼遲遲不能成型,不能得到使用者的認可呢?有人說是它採用了不對頭的開源方式,有人說根本原因是做軟體太難,有人說是高手太多,陳老師就不八卦鳥,都是命唄。可能正如書中說的,可能軟體工程當中可能犯的所有錯誤,都在這個專案中有所體現。
軟體開發(包括**)的苦楚,這個業界誰沒嚐過捏,不斷反覆的需求和想法,不斷更新換代的技術,無止境的加班,傳說中4%的bug率, 這些都很容易磨滅人的激情。拿近處的例子看,置田先生3個月就白了小半的頭髮,納品日曆上一片紅色的延期標記, glr手上賣不出去白送的cdc -- 相對這些來說,像陳老師這樣拿業餘時間來做ctba可能已經是相當輕鬆有樂趣的事情了?
話說回來,還是蓋世大企比較靠譜啊
曲終人散,弦斷花落,許夢塵埃落定
是誰?挽著琴弦,撥動一曲離殤,傾訴千年遺憾。光陰濺落塵埃,翻飛著些許溫涼如煙的舊夢,劃過我迷離的眼,與你相遇,清清淺淺的相交 轉身,輕輕淡淡的忘記。有些故事,注定成空。匆匆相逢,惶惶相依,最終背道相離,一切恍如夢,如煙,似水,決絕而去。記不清那些燦爛的笑顏,是為誰綻放,只記得清寂的生命裡,不會有我可...
我看 《夢斷紫禁城》 的一些感想
1 辦事 有些人雖然心狠手辣,貪,但是他能把別人想辦而不能辦的事情辦好了。而那些自命清高的人,以為有著一腔熱血,就可以把事情辦好了 2 鋒芒 任何東西都是因為合適所以存在,鋒芒畢露,稜角分明,反而格外刺眼了。3 知己 人生難得一知己,知己,知己。真的難得,能想到一塊去,你的想法我心知肚明,這算不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