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ext2檔案系統:
1.1 ext2檔案系統的主要資訊有:
superblock:記錄此檔案系統的整體資訊,包括inode/block的總量、使用量、剩餘量,以及檔案系統的格式與相關資訊等。
inode:記錄檔案的屬性,乙個檔案占用乙個inode,同時記錄此檔案的資料所在的block號碼。
block:時間記錄檔案的內容,若檔案太大時,會占用多個block。
檔案系統一開始就把inode與block規劃好了,除非出現格式化。
1.2 ext2檔案系統訪問為索引式檔案系統。
date block資料塊的大小有 1kb 2kb 4kb,如果檔案不足1kb,也會占用1kb的大小,這就是造成磁碟浪費的原因。
1.3如果檔案都很大,可以把block設定為4kb大小。
inode的內容主要記錄檔案的屬性,包括檔案大小,最近修改時間等。
每個inode的大小位128byte。
檢視檔案系統的資訊命令dumpe2fs /dev/hdc2
1.4讀取乙個檔案的流程 /etc/passwd
獲取/inode>>/的block>>etc/的inode>>passwd的inode>>passwd的block
檢視檔案支援哪些檔案系統 cat /proc/filesystems
2檔案系統的簡單操作
2.1檢視磁碟與檔案的容量 df du df -h du -sh
2.2 生成硬鏈結 ln /home/test test.so 生成軟連線 ln -s /home/test test.so
硬鏈結不能連線目錄 硬鏈結和原始檔占用同乙個inode 軟連線重新占用乙個。
3 磁碟的分割槽、格式化、檢驗與掛載
3.1重新使用一塊硬碟的步驟
對磁碟進行分割槽,以建立可用的分割槽。
對分割槽進行格式化,以建立可以用的檔案系統。
掛載到目錄上。
3.2磁碟分割槽
fdisk /dev/hdc 注意hdc後面不能加數字
m幫助 d刪除 n新增磁碟分割槽 p列印磁碟分割槽資訊 q不儲存退出 w 將剛才的操作寫入分割槽。
查閱系統的分割槽 fdisk -l
新增和刪除之後 重新重新整理分割槽表 partprobe
3.3磁碟格式化
命令mkfs -t ext4 /dev/sda
如需設定inode block等可以使用mke2fs命令
磁碟檢驗fsck 一般不使用這個命令 使用可能會對系統造成危害。
3.4磁碟的掛載
掛載目錄最好是空目錄,如不是,將會被隱藏。
掛載命令 mkdir /mnt/sda mount /dev/sda /mnt/sda
檢視目錄已掛載的系統 mount -l
磁碟解除安裝 umount /dev/sda 或者umount /mnt/sda
設定開機掛載 可以在檔案 /etc/fstab 下加入以下
/dev/hdc6 /mnt/hdc6 ext4 defaut 1 2
8.4記憶體交換空間swap的構建
通常記憶體不足是可以用硬碟容量來構建虛擬記憶體swap
有兩種方式 1.設定乙個swap分割槽 2.建立乙個虛擬檔案
fdisk 構建分割槽》partprobe重新整理分割槽》mkswap /dev/sda1構建swap>>載入swapon /dev/sda1
Linux磁碟與檔案系統管理
1 簡單說說磁碟以及分割槽的構成,我們知道,磁碟由盤面,磁頭,磁臂構成,假設磁碟盤面上只有一層,我們將盤面一圈圈的劃分,然後以原點為中心,連一條線出去,某個圈上被截出來的部分就是扇區,整個乙個圈就是乙個柱面,我們經常說的分割槽其實就是以柱面為單位的,0磁軌1扇區 乙個扇區一般情況下為512位元組 的...
Linux磁碟與檔案系統管理
一,在安裝linux時總會出現管理物理分割槽的選項,其中就有lvm,稱為邏輯卷管理器,可彈性更改系統容量。1.物理卷 pv,是lvm最底層的物理卷,通過fdisk命令將system id調整成8e lvm的識別符號 再用prcreate命令將它轉成pv,2,卷使用者組 vg,其實就是所謂的lvm大磁...
Linux 磁碟與檔案系統管理
乙個分割槽槽就是乙個檔案系統,隨著lvm的應用,乙個分割槽槽可以變為多個檔案系統,也可以組合多個分割槽槽為乙個檔案系統。所以現在講乙個可被掛載的資料為乙個檔案系統。檔案系統通常會將這兩部份的資料分別存放在不同的區塊,許可權與屬性放置到inode 中,至於實際資料則放置到data block 區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