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層模型的主要目的是讓不同廠商的網路能夠相互操作。
osi共七層,上三層指定了應用程式如何互相通訊、與使用者交流,下四層指定了如何進行端到端的資料傳輸。
osi各層的功能:
使用者與計算機交流的場所。
注意:瀏覽器、ftp等不是應用層的,應用層只是充當"中間人"
本質上講是個轉換器,提供編碼和轉換功能。**成ascii)
向應用層提供資料,格式化標準資料。資料壓縮、解壓、加密、解密等。
負責在表示層實體之間建立、管理和終止會話,協調通訊。
基本功能:將不同應用程式的資料分離。
提供3種模式:單工、半雙工、全雙工
(集線器是半雙工,csma/cd解決半雙工的衝突)
將來自上層應用的資料分段,並重組為資料流。提供端到端的資料傳輸服務。
tcp、udp都執行在此,tcp可靠、面向連線,udp不可靠、無連線。
1.流量控制
資料完整性由傳輸層確保,流量控制能避免 傳送方讓接收方的主機緩衝區溢位。緩衝區溢位可能會導致資料丟失。
可靠的資料傳輸協議要實現:
1).收到資料段後,向傳送方確認
2).重傳所有未得到確認的資料段
3).資料段到達後,按序排列
4).確保資料流量《處理能力,避免擁塞、過載和資料丟失
2.面向連線的通訊
傳資料前,先建立面向連線的會話(三次握手),然後傳輸資料,傳完後,呼叫終止,拆除虛電路.
三次握手:
第一次:建立連線時,a傳送syn包(syn=j)到b,等待確認
第二次:b收到syn包,確認a的syn(ack=j+1),同時發乙個syn包(syn=k),即syn+ack包
第三次:a收到b的syn+ack包,向b發ack(ack=k+1),包發完,a和b就tcp連線成功。
三次握手完成
在傳輸過程中,接收端可能會收到大量資料報,資料量超過了自己的處理能力,這時,它會把這些資料放入緩衝區。
有流量控制在,接收端會給傳送方乙個訊號,告訴它等會再傳,忙不過來了。接收方此時停止傳輸,當收到"繼續"的訊號時,再發。
如果服務具有如下特徵,則為面向連線:
1).建立虛電路(三次握手等)
2).使用排序技術
3).使用確認
4).使用流量控制
管理裝置編址、跟蹤裝置在網路中的位置,並且最佳的資料傳輸路徑,所以網路層必須在不同網路中的裝置間傳輸資料。路由器在網路層,交換機不是。
網路層,分組有2種:資料和路由更新。
資料分組:在網際網路絡種傳輸使用者資料。
路由更新分組:包含與有關網際網路絡種所有路由器連線的網路的更新資訊。
提供資料的物理傳輸,處理錯誤通知、網路拓撲和流量控制。
此層用幀。
傳送和接收位元。
位元的取值為0或1
-----------------------------------------分割線-----------------------------------------
封裝資料的順序:
資料、資料段、分組、幀、位元
分別對應:
(上三層、傳輸層、網路層、資料鏈路層、物理層)
CCIE學習筆記框架 OSI詳解
1.osi定義 開放系統互聯參考模型 opensysteminterconnection 1984年iso國際標準化組織提出 2.osi七層模型詳解 層次中資料形式 備註 應用層 data 使用者介面ui等 表示層 data 會話層 data 用會話id區分不同的服務 傳輸層 segment tcp...
網路程式設計學習筆記 OSI模型
學習網路程式設計也有了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剛上來就跟著寫回聲伺服器,對與網路通訊是有了初步的模型,寫 是沒有問題了。大致的網路通訊的架構是有個了解了。可是當提及tcp協議udp協議等種種時,就一頭霧水了。http協議等種種協議,我在高中就經常做題,可這麼多協議總令我疑惑。對網路通訊的模型有乙個整體的架...
安全牛學習筆記 OSI網路模型
osi 網路模型 物理層規定位元在物理介質中的傳輸方式,解決物理傳輸過程中的問題。代表裝置 中繼器,集線器 多埠中繼器 資料鏈路層 在不可靠的網路環境中進行可靠的資料傳輸。解決資料傳輸中可能出現的丟失,重複等問題。使用 mac位址。代表裝置 網橋 乙個廣播域,多個衝突域 交換機 類似於多埠的網橋,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