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壽寧縣斜灘鎮與鳳陽鎮籍鄉親合夥投資1100萬元興建的上海市蓮花茶都閃亮登場。在此之前,從西安、石家莊、泰興等地相繼傳來訊息,斜灘人創辦的各種專業市場、工商企業接二連三開張。
據了解,近年來,在外創業的斜灘籍人士分布於北京、上海、西安、深圳、福州、廈門等地,合資或獨資創辦的專業批發市場和商貿企業達600多家,從業人員不下5000人,涉及茶葉、食品、輕紡、服裝、建材、電商、服務等行業,累計總投資額達10.8億元,2023年創產值19億元,是斜灘鎮去年工農業生產總值的5倍以上,成為「閩東商幫」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打工仔到老闆
斜灘鎮人口2.4萬,農業人口佔89.5%。從上世紀90年代起,世代蝸居大山的斜灘人搭乘改革開放的快車,走南闖北,弄潮商海,幾經拼搏,創辦市場,演繹了一場場精彩的變奏曲。
據2023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的資料顯示,斜灘鎮當年勞務輸出就達3177人。這些外出務工人員大半是農村裡的富餘勞動力,他們南下北上,創業淘金,每人每年的收入是在家務農收入的2—3倍,是當時貧困山村農業家庭增加收入、脫貧致富的好途徑。
十幾年前,上海這個國際大都市就成為斜灘商人的投資熱土,有上千名斜灘籍「打工仔」陸續開辦茶莊、茶鋪,選擇資金量小、季節性強的輕紡、服裝、床上用品作為經營的主要品種,大大小小共計800多間店鋪遍布上海的大街小巷。後來,這些斜灘籍小業者通過三五合股、整合資源聯辦實業公司,生意越滾越大。而今,他們創辦的大小企業共400多家,其中上規模企業近百家。2023年,這些企業總產值11.6億元,年稅利近1500萬元,為當地安排就業人員900餘人。在斜灘旅外鄉賢中,壽寧上海商會原會長、大寧國際茶城董事長葉石生,從一文不名的閩東茶農發展到身價過億的上海茶王。
從跑市場到建市場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見金。斜灘人經受市場大潮的磨合、歷練和提公升,不少人士事業有成,湧現了敢為天下先的斜灘茶農葉石生、葉石林、楊建福、肖同春、潘香江、吳達武等300餘人,他們分別在上海、北京、西安、泰興等地經商創業,成為最為活躍的斜灘籍商人。
2023年10月,葉石生開始到上海跑市場經銷茶葉,靠一斤一斤地賣,手抬肩扛,用自行車、三輪車送貨,翌年春辦起上海集茗軒茶莊,逐漸擴大了發展空間。2023年,他抓住上海國際茶文化節在閘北區舉辦的契機,在閘北區通過融資大膽創立上海大統路茶葉批發市場,後來該市場成為上海市第乙個專門從事茶葉批發的最大專業市場,全國共有1萬多家茶葉經銷商到這裡批發茶葉。前些年,他帶動上百名鄉親到上海創業並從事茶葉經營,規模越做越大,又合辦恆大、隆生茶葉批發市場。2023年,葉石生又融資近2億元建成上海大寧國際茶城,僅2023年銷售額就達8.5億元,交易量佔上海的70%,是**發布茶葉市場**的**依據,成為華東地區最大的茶葉交易中心。
現今,斜灘早年外出的創業者中許多成為實力卓著的企業家。在西部大開發的浪潮中,曾經多年在外跑市場的肖同春、楊建福、溫春寶等後起之秀,率先帶領一幫精明實幹的斜灘籍年輕人奔赴西安,組建物業公司,合股買下了位處**地段的西安拖拉機廠舊廠址。投資1.3億元,歷經一年興建,一座建築面積3萬平方公尺、店鋪1600個的華東品牌服飾加盟廣場在歷史文化古都崛起。
此外,該鎮渡船頭自然村葉石林、葉德松兄弟等人建立的上海眼鏡批發市場也是華東地區較大規模的眼鏡集散中心;他們創辦的葉榭城市綠化苗圃面積已有300餘畝,為上海市園林建設作出貢獻。
從外出經商到回鄉創業
斜灘鄉親在外取得事業成功的同時,沒有忘記家鄉的發展。本世紀初,在北京經銷茶葉取得豐厚利潤的陳昌道回鄉在壽寧縣南陽鎮開發新區,投資600萬元建立御茶園,推介壽寧高山茶產品;勇闖上海灘的葉石生多年來一直關心家鄉建設,他個人共捐資330餘萬元為家鄉建設造福工程,投身修建村道、橋梁、學校等公益事業。近日,他又懷揣開發八斗洋無公害生態茶果種植示範園的報告和資金,準備回家鄉投資這一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