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磁碟管理的好壞直接關係到系統效能的問題。
磁碟管理常用的命令:
1.df:列出檔案系統的整體磁碟使用量。
2.du:檢查磁碟空間使用量。
3.fdisk:用於磁碟分割槽。
1.df:獲取硬碟被占用了多少空間,目前還剩下多少空間。
語法:df [-ahikhtm] [目錄或檔名]
選項與引數:
-a:列出所有的檔案系統,包括系統特有的/proc等檔案系統。
-k:以kbytes的容量顯示各個檔案系統。
-m:以mbytes的容量顯示各個檔案系統。
-h:以m=1000k取代m=1024k的進製方式。
-t:顯示檔案系統型別,連同該partition的filesystem名稱也列出。
-i:不用硬碟容量,而以inode的數量來顯示。
若沒有任何引數,則預設將系統內的所有(不含特殊記憶體內的檔案系統與swap)都以1kbytes的容量列出來。
2.du:對檔案和目錄磁碟使用空間的檢視。
語法:du [-ahskm] 檔案或目錄名稱
選項與引數:
-a:列出所有檔案與目錄容量,預設僅統計目錄底下的檔案量。
-s:列出總量而不是每個個別目錄占用容量。
-s:不包括子目錄下的總計。
-k:以kbytes列出容量顯示。
-m:以mbytes列出容量顯示。
du會直接到檔案系統內去搜尋所有的檔案資料。
3.fdisk:linux的磁碟分割槽表的操作工具。
語法:fdisk [-l] 裝置名稱
選項與引數:
-l:輸出後面裝置的所有分割槽內容。若無裝置名稱,則列出整個系統能搜尋到的裝置分割槽。
磁碟格式化:磁碟分割槽完畢後就要進行格式化。
語法:mkfs [-t 檔案系統格式] 裝置檔名
選項與引數:
-t:可以接檔案系統格式,如:ext3、ext2、vfat等(系統支援的格式)
檢視系統支援的檔案格式:mkfs[tab][tab]
磁碟檢驗:fsck用來檢查和維護不一致的檔案系統。
若系統掉電或磁碟發生問題,可以使用fsck對檔案系統進行檢查。
語法:fsck [-t 檔案系統] [-acay] 裝置名稱
選項與引數:
-t:給定檔案系統的型式,若在/etc/sftab中已有定義或本身已支援的則不需要加上此引數。
-s:按照次序乙個乙個的執行fsck的指令來檢查。
-a:對/etc/fstab中所有列出來的分割槽進行檢查。
-c:顯示完整的檢查進度。
-a:如果檢查有錯則自動修復。
-y:選項指定檢測每個檔案是自動輸入yes。
磁碟掛載與卸除:掛載使用mount命令,解除安裝使用umount命令。
1.掛載語法:mount [-t 檔案系統] [-l label名] [-o 額外選項] [-n] 裝置檔名 掛載點
2.解除安裝語法:umount [-fn] 裝置檔名或掛載點
選項與引數:
-f:強制卸除
-n:不公升級/etc/mtab情況下卸除。
磁碟管理3 磁碟配額
在linux系統中,由於多使用者 多工的環境,所以會有多使用者共同使用乙個硬碟空間的情況發生,如果其中某些使用者使用磁碟空間較多,將會影響其他使用者的使用。為了維護所有使用者對磁碟空間的公平使用,運用磁碟配額quota以妥善分配磁碟。一般用來設定使用者的磁碟容量。1 mount o usrquota...
Linux磁碟管理 磁碟加密
磁碟加密 硬碟 sda 硬碟安裝了作業系統 gpt mbr 需要占用硬碟的前512個位元組 446位元組是主引導資訊 64個位元組分割槽表 2位元組儲存 結尾資訊 最多4個主分割槽 特殊的分割槽擴充套件分割槽 可以分割槽出多個 邏輯分割槽 gpt 支援的主分割槽數量 自己定義 2t 建立分割槽 關閉...
磁碟管理和磁碟加密
檢視磁碟資訊 fdisk l 硬碟分割槽表 一 mbr 老 需要占用硬碟的前512個位元組被占用,446個位元組存放主導道資訊,放分64個位元組存區 2個位元組存放結尾資訊,只能有4個主分割槽 sda1 sda4 有乙個特殊分割槽,叫做拓展分割槽,拓展分割槽不能建立檔案系統,就是不能格式化,也就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