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p命令用來將乙個或多個原始檔或者目錄複製到指定的目的檔案或目錄。它可以將單個原始檔複製成乙個指定檔名的具體的檔案或乙個已經存在的目錄下。
cp命令還支援同時複製多個檔案,當一次複製多個檔案時,目標檔案引數必須是乙個已經存在的目錄,否則將出現錯誤。
-a:此引數的效果和同時指定
"-dpr"
引數相同;
-d:當複製符號連線時,把目標檔案或目錄也建立為符號連線,並指向與原始檔或目錄連線的原始檔案或目錄;
-f:強行複製檔案或目錄,不論目標檔案或目錄是否已存在;
-i:覆蓋既有檔案之前先詢問使用者;
-l:對原始檔建立硬連線,而非複製檔案;
-p:保留原始檔或目錄的屬性;
-r/r:遞迴處理,將指定目錄下的所有檔案與子目錄一併處理;
-s:對原始檔建立符號連線,而非複製檔案;
-u:使用這項引數後只會在原始檔的更改時間較目標檔案更新時或是名稱相互對應的目標檔案並不存在時,才複製檔案;
-s:在備份檔案時,用指定的字尾
「suffix」
代替檔案的預設字尾;
-b:覆蓋已存在的檔案目標前將目標檔案備份;
-v:詳細顯示命令執行的操作。 2.
mv命令用來對檔案或目錄重新命名,或者將檔案從乙個目錄移到另乙個目錄中。
source
表示原始檔或目錄,
target
表示目標檔案或目錄。如果將乙個檔案移到乙個已經存在的目標檔案中,則目標檔案的內容將被覆蓋。
mv命令可以用來將原始檔移至乙個目標檔案中,或將一組檔案移至乙個目標目錄中。原始檔被移至目標檔案有兩種不同的結果: 如果目標檔案是到某一目錄檔案的路徑,原始檔會被移到此目錄下,且檔名不變。 如果目標檔案不是目錄檔案,則源檔名(只能有乙個)會變為此目標檔名,並覆蓋己存在的同名檔案。如果原始檔和目標檔案在同乙個目錄下,
mv的作用就是改檔名。當目標檔案是目錄檔案時,原始檔或目錄引數可以有多個,則所有的原始檔都會被移至目標檔案中。所有移到該目錄下的檔案都將保留以前的檔名。
注意事項:mv與
cp的結果不同,
mv好像檔案「搬家
」,檔案個數並未增加。而
cp對檔案進行複製,檔案個數增加了
--backup=《備份模式
>
:若需覆蓋檔案,則覆蓋前先行備份;
-b:當檔案存在時,覆蓋前,為其建立乙個備份;
-f:若目標檔案或目錄與現有的檔案或目錄重複,則直接覆蓋現有的檔案或目錄;
-i:互動式操作,覆蓋前先行詢問使用者,如果原始檔與目標檔案或目標目錄中的檔案同名,則詢問使用者是否覆蓋目標檔案。使用者輸入
」y」,表示將覆蓋目標檔案;
輸入」n」,表示取消對原始檔的移動。這樣可以避免誤將檔案覆蓋。
--strip-trailing-slashes:刪除原始檔中的斜槓
「/」;
-s<
字尾》:為備份檔案指定字尾,而不使用預設的字尾;
--target-directory=<
目錄》:指定原始檔要移動到目標目錄;
-u:當原始檔比目標檔案新或者目標檔案不存在時,才執行移動操作。 3.
cd命令用來切換工作目錄至
dirname
。 其中
dirname
表示法可為絕對路徑或相對路徑。若目錄名稱省略,則變換至使用者的
home directory(
也就是剛
login
時所在的目錄
)。另外,
~也表示為
home directory
的意思,
.則是表示目前所在的目錄,
..則表示目前目錄位置的上一層目錄。
-p 如果要切換到的目標目錄是乙個符號連線,直接切換到符號連線指向的目標目錄;
-l 如果要切換的目標目錄是乙個符號的連線,直接切換到字元連線名代表的目錄,而非符號連線所指向的目標目錄。
- 當僅實用
"-"乙個選項時,當前工作目錄將被切換到環境變數
"oldpwd"
所表示的目錄。
cd 進入使用者主目錄;
cd ~
進入使用者主目錄;
cd - 返回進入此目錄之前所在的目錄;
cd .. 返回上級目錄(若當前目錄為
「/「,則執行完後還在
「/";
".."
為上級目錄的意思);
cd ../.. 返回上兩級目錄;
cd !$ 把上個命令的引數作為
cd引數使用。 4.
pwd命令以絕對路徑的方式顯示使用者當前工作目錄。命令將當前目錄的全路徑名稱(從根目錄)寫入標準輸出。全部目錄使用
/分隔。第乙個
/表示根目錄,最後乙個目錄是當前目錄。執行
pwd命令可立刻得知您目前所在的工作目錄的絕對路徑名稱。
--help:顯示幫助資訊;
--version:顯示版本資訊。 5.
mkdir命令用來建立目錄。該命令建立由
dirname
命名的目錄。如果在目錄名的前面沒有加任何路徑名,則在當前目錄下建立由
dirname
指定的目錄;如果給出了乙個已經存在的路徑,將會在該目錄下建立乙個指定的目錄。在建立目錄時,應保證新建的目錄與它所在目錄下的檔案沒有重名。
注意:在建立檔案時,不要把所有的檔案都存放在主目錄中,可以建立子目錄,通過它們來更有效地組織檔案。最好採用前後一致的命名方式來區分檔案和目錄。例如,目錄名可以以大寫字母開頭,這樣,在目錄列表中目錄名就出現在前面。 在乙個子目錄中應包含型別相似或用途相近的檔案。例如,應建立乙個子目錄,它包含所有的資料庫檔案,另有乙個子目錄應包含電子**檔案,還有乙個子目錄應包含文書處理文件,等等。目錄也是檔案,它們和普通檔案一樣遵循相同的命名規則,並且利用全路徑可以唯一地指定乙個目錄。
-z:設定安全上下文,當使用
selinux
時有效;
-m《目標屬性
>
或--mode<
目標屬性
>
建立目錄的同時設定目錄的許可權;
-p或--parents
若所要建立目錄的上層目錄目前尚未建立,則會一併建立上層目錄;
--version 顯示版本資訊。 6.
ifconfig命令被用於配置和顯示
linux
核心中網路介面的網路引數。用
ifconfig
命令配置的網絡卡資訊,在網絡卡重啟後機器重啟後,配置就不存在。要想將上述的配置資訊永遠的存的電腦裡,那就要修改網絡卡的配置檔案了
add《位址
>
:設定網路裝置
ipv6的ip
位址;
del《位址
>
:刪除網路裝置
ipv6的ip
位址;
down:關閉指定的網路裝置;
<
硬體位址
>
:設定網路裝置的型別與硬體位址;
io_addr:設定網路裝置的
i/o位址;
irq:設定網路裝置的
irq;
media<
網路媒介型別
>
:設定網路裝置的媒介型別;
mem_start《記憶體位址
>
metric《數目
>
:指定在計算資料報的轉送次數時,所要加上的數目;
mtu《位元組
>
:設定網路裝置的
mtu;
netmask《子網掩碼
>
:設定網路裝置的子網掩碼;
tunnel《位址
>
:建立ipv4
與ipv6
之間的隧道通訊位址;
up:啟動指定的網路裝置;
-broadcast《位址
>
-pointopoint《位址
>
-promisc:關閉或啟動指定網路裝置的
promiscuous
模式;ip
位址;
網路裝置:指定網路裝置的名稱。
Linux 學習記錄
1.linux 拷貝隱藏檔案 進入當前需要拷貝的目錄,即源目錄 假如 source 拷貝到 centos5.3 cd source tar cf cd centos5.3 tar xvf 或者 cp r centos5.3 2.linux 下新增postgresql 使用者 進入 postgresq...
Linux學習記錄
tar xvzf name.tar.gz 解壓命令 tar cvxf name.tar.gz home phoenix 將 home phoenix目錄下檔案壓縮成gz檔案 tar xvf name.tar 解壓命令 tar cvf name.tar home phoenix 將 home phoe...
Linux學習記錄
1.查詢檔案及目錄的命令 find。例如 find name filename或find name filename 可以查詢這個系統中名為filename的檔案及目錄。3.關於cp的用法。cp 原始檔路徑 目標檔案路徑 貌似絕對路徑和相對路徑都可以,也可以混合使用。其它命令應該也同理吧 若複製的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