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變得高階一點 北漂18年(83)

2021-07-27 02:45:44 字數 1462 閱讀 1860

上週和兩位於總吃飯,一位確實痩了,一位說自己痩了。席間談起我近半年的新思考「如何變得高階一點」,今天寫出來,算是插播。 

「高階」這個詞是菲總對我最近文章的評價,意味很對,但具體解釋起來卻很難到位,有「其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的勁兒。

不高階未必就不好,只是感覺欠點什麼。 

舉幾個具體例子: 

不高階也許是努力。

2023年至2023年,在之前那家電子書公司,每天平均工作十小時,人算是比較努力了。經驗積累和反應都比較快,以至於當時的老闆說過兩次,你有什麼事兒想一想再做,別人說的話不必馬上反映。唯一的問題是:當時給人的感覺就是勤奮而努力幹活兒的工作人員,公升職加薪都跟我沒啥關係。 

不高階也許是沒全域性觀。

在電子書公司時有個候選人,清華mba沒有一天在企業的經驗,但之前在全軍後勤處,面試的時候給了公司能給的最高薪。老闆的原話是:「他有全域性觀,這個是公司缺乏的。」這話我離開公司仍然想了很久,主要是不明白丫說的是什麼意思。直到後來開始做諮詢,能以董事長和總經理的身份看乙個公司,能站在業界的角度看乙個公司,才有點理解全域性觀這回事。有些事得做了才有感覺。 

對了,mba後來沒來。 

不高階也許是守規矩,但不知道為啥別人並不在意。高階是能站在源頭看全域性。

在諮詢公司的老闆有一次管理培訓。一般人講管理基本上從工業化時代之後,什麼工具論、人性論、機器論之類的,老闆上來就講四大發明如何影響世界發展,講改革開放其實最早不止深圳乙個視窗。那格局一下子就起來了,剛剛的。能站在源頭看問題,也許就是三個知道:知道事情是什麼樣子,事情為什麼發展到這個樣子,事情怎樣發展到這個樣子。這是對好顧問的基本要求,雖然大部分顧問都做不到。 

高階是不止靠經驗不只看自己。

我面試已經超過3萬人次了,很多面試官跟我有差不多的經驗積累,但是並沒有寫出5本書。勤奮並不重要,能不能不止靠自己的經驗而是系統化地看別人的經驗,運用行業知識、其他人的知識提公升自己才是重要的。 

之前見過很多hr,工作十年、二十年仍然是剛開始的樣子,進步並不大,就是因為缺乏這方面的思考。並不是多讀書就可以具備思考的能力,還需要實踐所思所想,以系統論地角度看問題。這方面我自己掌握的也不太好,一直在試。 

高階是打穿知識之間的壁壘。

以前看書是一本本地看,現在是一組組地看,看出其中相互印證的地方,看出不同作者觀點間的矛盾。我之前一直有個疑問——為什麼材料都一樣,不同的人可以得出完全不同的結論。除了背景和視角不同之外,肯定還有別的原因。這部分太複雜,就不詳細論述了,您還是自己多嘗試。能打穿不同領域間的知識的壁壘,就是能拓展自己的視野,看到大部分人看不到的東西,這可能就是格局感。

以上種種我36歲之前都知道了,但是仍然給人感覺不高階。至於最近半年的變化,很可能得益於寫「北漂18年」。

人生中第一次面試 北漂18年(1)

18年職場路,假設說想找哪個時間定格。那我會選1997年8月秋天,我走進頤賓樓105的那一天。當時的場景是,15平公尺左右的屋裡,門口坐著乙個白胖子,站著乙個光頭,靠里的桌子後面坐著個40歲左右中年婦女 2015年,乙個朋友說 不在於你在哪個公司幹多久,而在於之後這份工作給你帶來的是什麼?算是我當年...

git 高階一點點

這個文章是最近在使用git時,一些操作。怕記不住,就記錄一下,說是高階,也沒有什麼難的,就是以前在使用git上,用的比較少的一些操作命令吧。git commit amend 修改提交注釋 git clean df 清理不同的檔案 git reset 的三種引數 hard 和某個版本對齊且相同檔案回退...

關於如何學習的一點思考

原文中這樣描述抽象類 抽象類往往用來表徵我們在對問題領域進行分析 設計中得出的抽象概念,是對一系列看上去不同,但是本質上相同的具體概念的抽象,我們不能把它們例項化 拿不出乙個具體的東西 所以稱之為抽象。比如 我們要描述 水果 它就是乙個抽象,它有質量 體積等一些共性 水果有質量 但又缺乏特性 蘋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