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與元組的區別:
sort()/sort(reverse=true) 對元素進行排序,預設是公升序,小值在前面,後面那種形式是降序,小值在後面
reverse() 反轉列表的順序
count(value) 返回value的出現次數
index(value) 返回value第一次出現的位置編號
insert(i,value) 將value插到索引位置為i的地方
pop([i]) 返回i位置的值,並將其從列表中刪掉,也可以不指定位置編號i的值,這樣被刪除並返回的就是列表的最後乙個元素
remove(value) 移除列表中第乙個值為value的元素
del() 也是用來移除元素的,與remove的區別是,remove是根據值來刪除元素,而def是根據位置來移除元素
列表、元組的巢狀,以及如何訪問巢狀元素
巢狀列表和巢狀元組的方式和正常的建立列表和元組的方式是一樣的,各個元素之間用逗號隔開,唯一的區別是內部巢狀的元素可以是列表或者元組。
訪問巢狀元素的方法:
1、將元素賦給乙個新的變數,然後使用之前講到的對普通列表或元組元素的訪問方式對新的變數進行訪問
2、多重索引,例如list[2][1],表示的就是列表list中第三個元素中的第二個元素。
序列的解包:
variable1,variable2...variablen=("value1","value2",,,,"valuen")
已知序列中有多少個元素,就可以在一行**中將他們分別賦值給相應的變數。這就是解包。要注意的是變數的數量要個序列中元素的數量一致,要不然會報錯。
關於共享引用和切片的區別:
共享引用是指多個變數同時指向乙個值,對其中乙個變數所指向的值做出改變,那麼對其他變數呼叫時,他們 所指向的值也都是發生改變的。
使用切片時,雖然一開始多個變數指向的值的內容是相同的,但是如果我對其中乙個變數所指向的值做出改變,那麼對其他變數呼叫時,他們所指向的值是不發生改變的,這是因為切片時產生的新的序列副本。
字典的建立:
大括號,鍵key,值value,冒號相連,逗號隔開
map=
其中key是不可變的,value是可變的。
要訪問map中的值,要用key來獲取
map[keyi]
輸出的就是keyi所對應的值。
在獲取值之間可以先用in運算子來判斷該key是否存在於map中。
另一種獲取值的方法:get()
map.get(term,default)
該語句表示,如果term在map中,則輸出其對應的值,否則,輸出自定義的default值,如果沒有定義default ,則預設輸出none
刪除元素時,可以用del語句,del map[key]
部分字典方法:
get(key,[default]) 前面講過了
keys() 返回字典中所有的鍵key的檢視
values() 返回字典中所有的值的檢視
items() 返回字典中所有字典項的檢視,每個字典項都是乙個兩元素的元組,其中乙個元素是鍵,另乙個是鍵所對應的值。
Python 學習筆記 5
今天從25章開始 p652 學習 python 的 oop 用 看起來更直觀 class class a def init self,value 建構函式 self.data value def add self,other 運算子過載 return class a self.data other ...
Python學習筆記 5
模組 用來從邏輯上組織python 包括變數,函式,類,邏輯等,來實現乙個功能。本質就是乙個python檔案。包 從邏輯上組織模組。必須帶有乙個init.py檔案 匯入方式 import module import module1,module2 from module import 不建議用 fr...
Python學習筆記 5
python學習筆記 5 標準庫函式 python提供了很多標準庫函式,用於完成很多通用任務。之前已經用過input raw input range 等函式。一些庫函式已經在python直譯器中內建,因此可以直接呼叫。還有很多庫函式則放在模組下的檔案中。這些模組在安裝python時已一併複製,要呼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