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建立乙個rc檔案-res.rc,內容如下
idi_icon icon t.ico
然後是cc檔案-main.cc
lresult callback wndproc(hwnd hwnd, uint msg, wparam wparam, lparam lparam)
return 0;
} int winapi winmain(hinstance hinstance, hinstance hprevinstance,lpstr lpcmdline, int ncmdshow)
//隱藏最大化最小化
dword dwstyle = getwindowlong(hwnd_main, gwl_style);
setwindowlong(hwnd_main, gwl_style, dwstyle & ~ws_sysmenu);
if(hwnd_main == null)
showwindow(hwnd_main, ncmdshow);
updatewindow(hwnd_main);
while(getmessage(&msg, null, 0, 0) > 0)
return msg.wparam;}
首先編譯資源檔案res.rc
windres res.rc res.o
然後編譯c++檔案main.cc
g++ -c main.cc main.o
最後將這兩個檔案連線起來
Windows下GCC工具編譯Proc程式
windows下gcc工具使用mingw作為編譯工具,可以在editplus裡面配置編譯工具 只要將如下命令配置到editplus的配置工具中就可以用gcc編譯proc檔案了 proc parse none iname main.pc proc編譯後生成main.c檔案,再使用gcc對其進行編譯得到...
windows下使用gcc編譯boost庫
雖然我只是一很菜很菜的菜鳥,可是卻非常迷戀gcc gdb vim的組合,就算現在的vc如何強大如何方便,在進行一些只使用標準庫和win sdk的程式設計時大部分時候還是在gvim裡進行的。boost tools src build.bat gcc 即可指定使用gcc。完成這一步後同級目錄下會生成乙個...
windows下使用gcc編譯boost庫
雖然我只是一很菜很菜的菜鳥,可是卻非常迷戀gcc gdb vim的組合,就算現在的vc如何強大如何方便,在進行一些只使用標準庫和win sdk的程式設計時大部分時候還是在gvim裡進行的。boost tools src build.bat gcc 即可指定使用gcc。完成這一步後同級目錄下會生成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