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頻識別技術中的調製方法一般使用調幅(am),也就是將有用訊號調製在載波的幅度上傳送出去。這裡的「有用訊號」指用高低電平表示的資料「0」或「1」。那麼如何用高低電平表示資料「0」或「1」呢?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用高電平表示「1」,用低電平表示「0」,這種**叫全寬碼,如下圖所示:
這種編碼方式存在的最大缺陷就是資料容易失步。上圖的資料我們看的很清楚,但是想想如果傳送方連續傳送100個「0」或100個「1」,就會有100個單位的連續高電平或100個單位的連續低電平。這種情況下,接收方極有可能把資料的個數數錯,把100數成99或101,這就是資料失步。所以這種編碼很少直接採用。這就要求使用的編碼既能讓接收方知道傳送方傳送的是「1」還是「0」,又能讓接收方正確分辨出每個二進位制位元。實際的射頻識別技術中採用的資料編碼主要有以下幾種,它們都能滿足上述要求。
1.曼側斯特(manchester)碼
如下圖所示,曼側斯**每位資料的中心都有跳變,上公升沿表示資料「1」,下降沿表示資料「0」,或者反之。當傳送連續的「0」或「1」時,則在資料的開始部分增加乙個狀態轉換沿。
2.兩相(biphase)碼
兩相碼每位資料的開始處都有跳變,資料中心有跳變表示「1」,資料中心無跳變表示「0」,或者反之。
3.頻移鍵控(fsk)碼
頻移鍵控碼用不同的脈衝頻率表示資料,脈衝頻率高表示「1」,脈衝頻率低表示「0」,或者反之。
4.相移鍵控(fsk)碼
相移鍵控碼用資料的開始處有沒有相位翻轉表示資料的變化,有相位的翻轉表示資料發生了翻轉(上一位如果是「0」,則當前傳送「1」;上一位如果是「1」,則當前傳送「0」),無相位的翻轉表示資料沒有發生變化(上一位如果是「0」,則當前傳送「0」;上一位如果是「1」,則當前傳送「1」),或者反之。
5.公尺勒(miller)碼
如圖,公尺勒碼用資料中心是否有跳變表示資料。資料中心有跳變表示「1」,資料中心無跳變表示「0」。當傳送連續的「0」時,則在資料的開始處增加乙個跳變防止失步。
6.修正的公尺勒(modified miller)碼
修正的公尺勒碼是iso14443a規定使用的資料編碼。資料中間有個窄脈衝表示「1」,資料中間沒有窄脈衝表示「0」,當有連續的「0」時,從第二個「0」開始在資料的起始部分增加乙個窄脈衝。該標準還規定起始位的開始處也有乙個窄脈衝,而結束位用「0」表示。如果有兩個連續的位開始和中間部分都沒有窄脈衝,則表示無資訊。
7.副載波調製的曼側斯特(manchester)碼
副載波調製的曼側斯**也是iso14443a規定使用的資料編碼,在卡片向pcd回送資料時使用。副載波調製碼元的右半部分表示資料「0」,副載波調製碼元的左半部分表示資料「1」。
副載波並不是我們通常理解的正弦波,而是由卡片中的負載調製而引起的射頻場強度的變化。根據電磁感應原理我們知道,假如電磁場中有乙個線圈,如果線圈不閉合,它對電磁場是沒有影響的;但是如果線圈閉合了,線圈中就會產生環流,從而消弱電磁場的強度。卡片中也有乙個這樣的線圈,當卡片在讀寫器的射頻場中時,卡片可以控制這個線圈的開合從而引起讀寫器射頻場強度的變化,而這個變化的波形就是上圖中的乙個個白豎條。這些白色豎條的頻率在國際標準中規定是13.56mhz/16=847khz,並稱這些847khz的條條為副載波。產生這些副載波的辦法稱為負載調製。卡片通過何時傳送以及什麼位置傳送這些白條條來向讀寫器回送資料。
射頻識別技術中採用的編碼方法還有許多種,有些是上述幾種的變形。但無論採用什麼編碼方法,其原則都應該是資料利於傳送和識別,且不能失步,有時候還要配合下面將要敘述的卡片防衝突。
資料編碼技術
資料編碼技術型別和方法 1.資料編碼型別 在計算機中資料是以離散的二進位制0 1位元序列方式表示的。計算機資料在傳輸過程中的資料編碼型別,主要取決於它採用的通訊通道所支援的資料通訊型別。根據資料通訊型別,網路中常用的通訊通道分為兩類 模擬通訊通道與數字通訊通道。相應的用於資料通訊的資料編碼方式也分為...
射頻識別技術 RFID
一種通過無線電訊號識別特定目標並讀寫相關資料通訊技術 包括讀寫器和電子標籤 無源,有源,半無源 兩部分。工作原理 讀寫器發射一特定頻率 無線電波能量 給電子標籤,用來驅動電子標籤電路將內部資料送出 電感耦合,電磁反向散射耦合 接著讀寫器接收該資料。頻率範圍 120khz 5ghz,包括低頻 距離短,...
MT6176最新射頻晶元技術資料彙總
聯發科mt6176晶元是採用多模多頻的高度整合的收發器。主要特性 全多模射頻解決方案 c2k gge wcdma tdscdma lte lte ca gmsk的直接轉換 lte 3g 8 psk 和dfm 混合直接轉換 4g 3g c2k 低中頻 gge,dc hsdpa 接收機 雙dc dc變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