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ldd 命令, 屬於gcc 專案的一部分,用於顯示可執行體所依賴的共享庫檔案,使用這個命令工具也可以得到系統中的glibc 版本:
ldd --version
此工具為shell 指令碼編寫,不是二進位制檔案!
此命令存在的路徑總結: 1) debian64 : /lib/x86_64-linux-gnu/libc.so.6
2) debian32: /lib/i386-linux-gnu/libc.so.6
3) redhat64 : /lib64/libc.so.6
4) redhat32 : /lib/libc.so.6
3、ld_library_path 環境變數用於指示 動態聯結器裝載 共享庫的路徑。 新增方法: 修改/etc/ld.so.conf 並使用/sbin/ldconfig 工具即可;
或者: 修改 /etc/profile 或者 ~/.profile 或者 ./bash_profile 並使用命令 source 即可。
4、 linux 與 windows 可移植執行檔案的對照:
linux win
.o .obj
.so .dll
.a (多個.o) -
(注: linux 的 .a 歸檔檔案可以使用 ar 工具產生 , 輸入是*.o 檔案的列表。)
5、 ubuntu 預設不安裝glibc 手冊,所以很多時候使用 man send 或者 man perror 時提示找不到檔案。
安裝方法: sudo apt-get install manpages-dev (ubuntu)
或者安裝 glibc-doc (我在自己的ubuntu 14.4 系統中安裝失敗了!好像是乙個 perl 的模組 debconf::db.pm 缺少,但cpan上找不到這個模組)
6、 vim 除了使用ctag 得到原始碼中宣告的函式外,也可以使用 man ,呼叫方式為 游標移到欲查詢位置,esc, shift + k。如果有相關的man 檔案,則顯示出來。
7、 新增使用者命令: useradd
-g usrname
useradd -m # -m 表示建立/home/目錄
8、 檢視登陸主機的使用者: who 、w
9、 檢視當前使用者的組和使用者號資訊: id
10、 修改檔案或目錄所屬使用者: chown; 修改檔案或目錄所屬組: chgrp
11、修改作業系統源支援,一般在檔案/etc/apt/sources.list,當使用apt-get時,則檢視此檔案中的url路徑,並獲得軟體更新和安裝支援,
一般各個版本linux 源可能不同,可以在其官網找到sources repositories。
完成後使用apt-get update 進行本地軟體庫更新。
12、安裝輸入法:
安裝經典的ibus :
apt-get install ibus ibus-pinyin 或者
atitude ibus ibus-pinyin,安裝完成重啟後即可。
13、linux 環境變數操作:
echo顯示某個環境變數值 echo $path
export設定乙個新的環境變數 export hello="hello" (可以無引號)
env顯示所有環境變數
set顯示本地定義的shell變數
unset清除環境變數 unset hello
readonly設定唯讀環境變數 readonly hello
14、使用touch命令建立檔案。
touch命令主要用於改變檔案時間戳,但直接使用touch 可以直接建立乙個空檔案。
15、修改網路(kali):
網路配置檔案在/etc/network/inte***ces,可以使用man inte***ces檢視手冊
配置ip:
auto eth0
iface eth0 inet static #靜態ip
address 192.168.1.2 // eth0 的ip位址
netmask 255.255.255.0 // eth0 mark
gateway 192.168.1.1 // 閘道器
16、配置ssh,設定成開機自啟動:
配置檔案:/etc/ssh/ssh_config
將passwordauthentication no注釋去掉,修改no為yes
將permitrootlogin yes 注釋去掉,這個可以允許root許可權使用ssh登入,我的kali沒有這一項。
啟動/關閉/檢視狀態 ssh: service ssh start/close/status
新增開機自啟動: update-rc.d ssh enable
update-rc.d 可以man以下自己檢視,這個用於建立/etc/init.d中的服務啟動指令碼。
17、 使用microsoft的遠端桌面協議(remote desktop protocol, rdp)連線windows主機:
kali 預設安裝的軟體rdesktop,若系統沒有,可以apt-get
最簡單使用:rdesktop 192.168.1.3
rdesktop -5 -k -r disk:home=/home/dai -r clipboard:clipboard -r sound:off -x l -p 192.168.0.2 -u "administrator" -p pass
rdesktop -5 -k -g 1024*600 -a8 -z -x -0 -m -p -ta -nlinux -u$ -p$ -r clipboard:clipboard -c "$"
18、 修改使用者密碼:
passwd
19、 將使用者新增到指定組:
usermod -a -g
# -a 表示加入
# -g 指定組名
20、 修改使用者預設的作業系統殼(shell):
chsh -s /bin/bash
21、 常用的kali源:
中科大:
deb kali main non-free contrib
deb-src kali main non-free contrib
deb -security kali/updates main contrib non-free
debian源:
deb wheezy/updates main contrib
deb-src squeeze/updates main contrib non-free
加入到檔案/etc/apt/sources.list 檔案中(以apt 的配置檔案存放位置為準,此處是kali 配置位置)
22、 安裝adobe flash外掛程式到瀏覽器(以kali的iceweasel為例):
tar -xzvf
可以看到有兩個比較重要的檔案:usr和 libflashplayer.so,第乙個為乙個資料夾,第二個為linux的共享庫,就是flash外掛程式。
直接將flash外掛程式複製到瀏覽器外掛程式目錄下即可,我的kali 用的是:/usr/lib/mozilla/plugins
usr資料夾中的檔案一般放在系統的/usr下,我按照readme檔案中寫的命令執行了:cp -r usr/* /usr。
23、 安裝核心標頭檔案:
apt-get install linux-header-`uname -r` # 注意:「 ` 」不是單引號,是tab上面乙個鍵。
24、 tar壓縮檔案,追加檔案(其他壓縮命令參考:
追加(只能在沒有zip的tar檔案中追加): tar -r -f file.tar.gz file1 file2 file3 ...
檢視檔案 : tar -tf file.tar.gz
建立tar檔案(若需要zip,可以新增z選項): tar -cvf output_file.tar.gz ./path/to/or/file_list
Linux常用系統配置技巧
檢視history歷史記錄檔案位置 root bash history bash history 修改history歷史記錄條數 方法一 sed i s histsize 1000 histsize 10000 g etc profile source etc profile 使其生效即可 方法二 ...
Linux系統配置
一般在這個目錄下 etc sysconfig network scripts 通常是 ifcfg eth0 網口1 ifcfg eth1 網口2 dell的是 ifcfg em1 網口1 ifcfg em2 網口2 重啟網絡卡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如果ping 不通網域名...
linux系統配置
配置記錄 6 15 2016 10 19 18 am 1.vimrc配置 vimrc沒有,直接建立即可 vim開源配置檔案 這裡新增一些解決中文亂碼和tab鍵設定為空格的方法 解決中文亂碼 set termencoding utf 8 set encoding prc 設定tab為空格,注 ts是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