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層結構如下:
應用層:負責處理特定的應用程式細節。包括:telnet (遠端登入)、ftp (檔案傳輸協議)、smtp (簡單郵件傳輸協議)、sntp (簡單網路管理協議);
傳輸層:主要功能為兩台主機上的應用程式提供端到端的通訊,通過埠號識別兩台主機上相對應程式之間進行通訊。主要包括:tcp (傳輸控制協議)、udp (使用者資料報協議);
網路層:處理分組在網路中的活動,例如分組的選路。主要包括:ip 協議(網際協議)、icmp 協議(internet 網際網路控制報文協議)、igmp 協議(internet 組管理協議);
icmp 協議:是 ip 協議的附屬協議,ip 層用它來與其他主機或路由器交換錯誤報文或其他重要資訊。ip 資料報在傳送過程中發生異常導致無法到達目的端,則使用 icmp 協議給傳送端傳送乙個異常訊息通知,該協議也可用來檢查網路的健康狀態;
igmp 協議:它用來把乙個 udp 資料報多播到多個主機;
鏈路層:處理與傳輸媒介相關的物理介面細節。主要包括:作業系統的裝置驅動程式、計算機中對應的網路介面卡;
按 ip 位址格式分類
網際網路上的每個介面必須有乙個唯一的 ip 位址, ip 位址長度 32 bit,,即 4 個位元組,每個 ip 位址都由 標識位、網路號 和 主機號三部分組成。32 位二進位制數字址通常寫成四個十進位制數, 每個十進位制整數對應乙個位元組,這就是「點分十進位制表示法」。 第乙個十進位制整數即可區分 ip 位址型別:0 ~ 127 a類,128 ~ 191 b類,192 ~ 223 c類, 224 ~ 239 d類, 240 ~ 225 e類;下面是五類不同的 ip 位址的結構:
d類位址 :
按照目的位址分類
ip 位址按目的位址分類:
儘管可以通過 ip 位址識別主機上的網路介面,進而訪問主機,但是我們習慣於使用便於記憶的主機名。網域名稱系統(dns)可以提供 ip 位址和主機名之間的對映資訊,它是乙個分布的資料庫。所以在應用程式中可以呼叫系統函式實現 ip 位址和主機名之間的轉換。
當應用程式使用 tcp 傳輸資料時,資料被送入到協議棧中,然後逐個通過每一層直到被當作一串位元流送入網路。其中每一層都要增加一些首部資訊,因為方便根據這些首部資訊確認資料屬於哪一層或哪個協議,下面是應用程式使用 tcp 傳輸資料的過程:
分用: 目的主機在鏈路層接收到乙太網資料幀時, 該資料就開始從協議棧中由底向上逐層上公升,在每層都去掉該層的首部資訊,並校驗首部資訊是否正確,該過程就是分用;
傳送資料:從應用層到鏈路層逐層加資料報是封裝;接收資料:從鏈路層到應用層逐層解包是分用;
埠號是在運輸層配合 tcp 或 udp 協議使用的,使 tcp 或 udp 能識別主機應用程式,脫離這兩個協議埠號將毫無用處;
tcp ip協議概述
計算機網路分層 osi七層模型 由下到上 物理層,資料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應用層 tcp ip四層模型 由下到上 鏈路層 網路層 傳輸層 應用層 為什麼會有兩種不同的模型呢?按照一般的說法,osi七層模型是直接提出理論的,而tcp ip模型是實際應用形成的規範,可以說乙個是學院派...
TCP IP協議概述
tcp ip協議實際上指的是乙個具有四層結構的協議簇。計算機網路中還有另乙個體繫結構,就是osi rm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開放系統互聯參考模型 其具有七層結構,與tcp ip的層次對應關係如圖1 1 這裡主要講的是tcp ip協議...
TCP IP協議概述
1.tcp ip協議的四個層次 a 鏈路層 資料鏈路層 網路介面層 通常包括作業系統中的裝置驅動程式和計算機中對應的網路介面卡。它們一起處理與電纜 或其他任何傳輸媒介 的物理介面細節。幀 frame i.arp 位址解析協議 rarp 逆位址解析協議 是某些網路介面使用的特殊協議,用來轉換ip層和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