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a的表本質其實是個類似hashmap的東西,其元素是很多的key-value對,如果嘗試訪問了乙個表中並不存在的元素時,就會觸發lua的一套查詢機制,也是憑藉這個機制,才能夠實現「物件導向」的。
舉例說明:
[plain]view plain
copy
print?
temptable = {}
print(temptable.membera) --這裡試圖列印temptable並不存在的成員membera
執行結果:nil
輸出為nil的原因很簡單,temptable中並沒有membera這個成員,這符合我們平時對hashmap的認知。但對於lua表,如果temptable有元表,情況就不同了。
什麼是元表:
我的理解中,元表像是乙個備用查詢表,說白了假設表a的元表是b,那麼如果在a中找不到的東西就會嘗試在b中去找。
__index元方法:
按照之前的說法,如果a的元表是b,那麼如果訪問了乙個a中不存在的成員,就會訪問查詢b中有沒有這個成員。這個過程大體是這樣,但卻不完全是這樣,實際上,即使將a的元表設定為b,而且b中也確實有這個成員,返回結果仍然會是nil,原因就是b的__index元方法沒有賦值。按照我的理解,__index方法是用來確定乙個表在被作為元表時的查詢方法。這麼說有點繞。所以:
舉個栗子:)
[plain]view plain
copy
print?
father =
son =
setmetatable(son, father) --把son的metatable設定為father
print(son.house)
輸出的結果是nil,但如果把**改為
[plain]view plain
copy
print?
father =
father.__index = father -- 把father的__index方法指向自己
son =
setmetatable(son, father)
print(son.house)
輸出的結果為1,符合預期
這樣一來,結合上例,來解釋__index元方法的含義:
在上述例子中,訪問son.house時,son中沒有house這個成員,但lua接著發現son有元表father,於是此時father被當做元表來查詢,此時,lua並不是直接在father中找名為house的成員,而是呼叫father的__index方法,如果__index方法為nil,則返回nil,如果是乙個表(上例中father的__index方法等於自己,就是這種情況),那麼就到__index方法所指的這個表中查詢名為house的成員,於是,最終找到了house成員。
注:__index方法除了可以是乙個表,還可以是乙個函式,如果是乙個函式,__index方法被呼叫時將返回該函式的返回值。
到這裡,總結一下lua查詢乙個表元素時的規則,其實就是如下3個步驟:
1.在表中查詢,如果找到,返回該元素,找不到則繼續
2.判斷該錶是否有元表,如果沒有元表,返回nil,有元表則繼續
3.判斷元表有沒有__index方法,如果__index方法為nil,則返回nil;如果__index方法是乙個表,則重複1、2、3;如果__index方法是乙個函式,則返回該函式的返回值
lua 元表理解 index
lua 表的本質是乙個hasmap的東西,是乙個key value的形式,除了nil,其他的任何值都能做key,在乙個lua表中去查詢乙個不存在的key的時候,就會觸發lua自己的一套查詢機制,同樣的繼承也是根據這個機制實現的。1.什麼是元表 我認為是乙個備用操作指南,這個指南裡面有很多方法,ind...
lua元表中的 index鍵值
學了元表,裡面的乙個很重要的鍵值 index 當我們通過鍵去訪問乙個表時,如果不存在這個鍵,lua還會嘗試搜尋表的元表的 index鍵值,沒有則返回nil 1.如果元表中的 index鍵對應的是表,直接搜尋鍵名,搜尋不到返回nil 2.如果元表中的 index鍵所對應的是函式,則呼叫函式並傳遞 表和...
順序表內查詢元素
演算法功能 分別按序號和按內容在順序表中查詢元素 演算法思路 getelem sqlist l,int i 查詢順序表l中第i個資料元素,直接在表中定位,並返回l.elem i 1 locateelem sqlist l,elemtype e 查詢順序表l中與給定值e相等的資料元素,若找到 與e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