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開發這麼多年了,最近跟一些新同事(比我年輕幾歲)一起共事。發現在溝通和思考上存在很大的差異。
主要有兩點:
1:需求分析由誰來做;
2:實現功能,還是解決問題;
舉例來說:
1:需求分析由誰來做;
需求總是有不明確的時候,尤其在web頁面ui 和互動上。經常性的找pm( 人少,專案經理同時做售前+需求分析
)問:某個功能,如何做,做成什麼樣子?但郵件一到經理那兒,就像泥牛入海。 經常乙個頁面做個4,5天,大部分時間在等需求(等**,等郵件)。
這種方式是可以理解的:畢竟程式設計師沒有決策權,如果自作主張的話,返工的還是自己。 但我不提倡這種做事方式,小公司人少事多,每個人多做一點事,公司才能越來越好。
遇到需求不明確的功能,程式設計師應當主動承擔起需求分析的角色,而不是簡單的把問題拋給需求人員。需求人員很忙,尤其是身兼多職的pm。程式設計師把問題拋給他,他通常沒有時間去想,或者想的並不深入全面。
我收到類似的郵件的做法是:「做這個功能是要解決***xx問題的,用什麼方式解決,如何做,做成什麼樣子最好,由你來想,想好了我來確認。」 就此問題討論,有些同學會覺得這是需求人員(或者pm)的事情,不該我管。
程式設計師不主動思考,那就只能一直當碼農了。
2:實現功能,還是解決問題
實現功能是相對容易的。問題分析清楚,解決方案也出了,只剩下寫**。稍微有點程式設計經驗的人都可以勝任。我經常性的針對需求問開發的同學:做這個功能是幹嗎用的? 得到最多的答案是:不知道,(經理)客戶讓做的。看看,又是「不思考」。
我見過很多會主動思考的工程師, 工作交給他,他會考慮的周周全全,根本不用操啥心,如果有問題,會主動找我來確認。反之,工作交給「不思考的碼農」經常如石沉大海,我就是考慮再全面最後仍然出紕漏。
做任何事都要過腦子,在it開發行業更是如此。
碼農的無奈
大多時候我的思想還是挺積極上進的,曾經看過別人寫的 感覺很一般,甚至有的時候感覺那個水平都不如我。今天重新回顧下,可能其中的苦辣酸甜只有自己才知道。需求在不停的變動,則要做相應的修改,所以 就變的越 來越差了。回頭看下自己寫的 感覺都不認識的樣子,或許我現在還知道為什麼要那麼做,但過了幾天甚至10幾...
碼農的迷茫
已然連連續續敲了兩年 卻越來越迷茫了!開始畫頁面,寫前台,玩js。跳槽之後寫後台,與資料庫相關!現在卻發現一無是處,前台不精,後台搭不出理想的框架,資料庫只是停留在使用安裝上,熟悉一些linux命令,會寫基本的shell指令碼。發現幾乎什麼都會,卻什麼都比較零散。現在公司為銀行乙方,為小銀行做一些外...
碼農的週末
週六不加班,睡過了12點,醒來的太陽已西斜了,毫無計畫的準備著中餐。本想下午去歡哥那考點資料,他去深大了,就沒去了。想出去走走,關了電腦,鎖了門,出去了。沿著通向崗頭市場那條大道無目的的走著,也不知道為何不往萬科城那邊走,也許是那邊走的多了,途中給朋友去了 聊得也很無聊。走著走著,到了崗頭市場了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