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簡媜的文字清新脫俗,
筆觸細膩,
洗盡鉛華,如出水芙蓉一般。在她
筆下,「路」是行路,更是心路。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發現「無路而處處是路」,才能獲得
真正的自由。
「萬頃波中或莽莽叢林,埋藏在路中的自由是等量的。
春風宅心仁厚,給樵夫送涼,給釣叟送網;不同的是,有人行路遲遲,以為離家愈遠;有人衷心歡喜,因為距離家園愈來愈近。」
簡媜:《春風送網》
真正的自由是在無所依傍之時,發現無路而處處是路。
路,交錯縱橫於人世,像川流羅織在大地上。每一條似乎各自源起而不相涉,卻無不歸皈於海。
有的發源豐沛,一路匯成怒江,拍岸拔樹,捲起亂石,以不可抵擋的氣勢破門而衝入海的殿堂。
有的生來瘦骨,沿路推敲岩石之出處,提防過多汲水的木桶,又不免誤入溝渠,困在方寸田地,讓飢渴的根鬚吮吸。僥倖殘喘而終於抵達出海口,卻缺乏一場天外的沛雨幫助它推移,遂逐漸萎弱,成了蚊蚋滋生的淺窪,被雜草淹沒了。
人的命運亦如此。
能得天地人事之助順溜地過完一生的,幾乎不曾聽過,過於一帆風順的人似乎也有他們該抱怨的份兒,太多人急於保護使得他們缺乏機會踏出深宅大院去探測天以外的天、山更遠的山;他們走的康莊大道固然平坦,卻也失去了奇異花卉的幽徑。他們難道不應有怨?
那些睜眼即必須奔波的人,走的是荒煙蔓草之路,內心的悽愴、低徊,日復日結成一枚苦果,既無處傾吐,又難以下嚥。然而,絕路必須心轉才能逢春,能在一生裡見識一場烈雨、邂逅一處險崖,畢竟是難得的眼界。怨嗟路之崎嶇,不如收割路的幽深。
人的不能自由出於有貪,貪而生怨,行路之中哪能快活?人習慣在自己的路上覬覦另一條路上的風景,所以自己路上的景色不能愉悅自己,反而變成對照之下難堪的草莽了。如果真能易路而行,恐怕又會舊疤**,深深懷念起前路的好。
能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人才算得上自由。這不是路的緣故,是心路。
逐浪擺舟的漁人也許最能體悟路的轉折。一旦上了船,恩怨歡喜都留在陸地,撒網的人負擔不起太多的包袱,船上也無須擺設太多的希望,江湖中的魚群不可勝數,我只能一網,一網的魚亦不計其數,我只載滿一船。江湖潮汐是路,船是足,一天得一次漁獲,給路與足留了餘地。明天有明天的潮汐,明天的魚。
就算驚濤駭浪天氣,無法出船,漁人不走水路仍有陸路,屋裡牽絲補網,等風雨鬧夠了脾氣再上船。沒有一座山永遠在崩,沒有江澤永遠翻浪,它總會安靜下來,把路還給人。漁人跟水打交道,也是全憑心路功夫。
萬頃波中或莽莽叢林,埋藏在路中的自由是等量的。春風宅心仁厚,給樵夫送涼,給釣叟送網;不同的是,有人行路遲遲,以為離家愈遠;有人衷心歡喜,因為距離家園愈來愈近。
(摘自:簡媜《空靈》)
【作者簡介】
簡媜,2023年10月9日出生,本名簡敏媜,生於台灣宜蘭縣冬山鄉武罕村(今武淵村)冬山河畔,台灣大學中文系畢業。她自稱是「無可救藥的散文愛好者」,創作多元多變,題材從鄉土親情、女性書寫、教育親子,到城鄉變異、社會觀察、家國歷史,是台灣當代重要的散文作家。
windows處處是訊息
以前經常看到書上說,windows是基於訊息機制的。雖然知道這個概念,但一直沒有很深刻的體會。最近在學習sdk程式設計時,才發現,在windows裡面,處處是訊息啊。比如以前用mfc時,要在listctrl裡增加一欄 clistctrl lctrl lvcolumn lvc lvc.lctrl.in...
處處是可怕的災難
前言 科技越來越發達,在未來100年內,核技術將用做於小型化,如果核電用於更換成我們現在用的電池。一些廢舊的核電池就會危害到大家。所洩漏的核廢料流到地下,汙染我們的水源。人類將面臨危難。你們可讓電池承受不起,地球各地,各個研究所,想要攻克你 我可不希望你們濫用核電,無論理由多麼天花亂墜,再精密,再小...
人生處處是商機,看你怎樣發現它
今年生意不好對做,錢難賺。有的人跟風賠錢了,有的人迷茫失業了,有的人找不到方向。抱怨社會不公平。從來沒有在自己身上找問題。記得小時候聽的乙個故事,一群人發現了乙個河流,沙里有 於是一傳十十傳百,越來越多人,都來到這個河流淘沙撈金。人山人海都爭先恐後幹活,乙個青年幹了幾天,什麼也沒有撈到,他發現大家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