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 第一次創業者 應該給什麼樣的建議

2021-06-20 11:51:06 字數 4094 閱讀 4678

其實我創業也不是很成功(目前屬於第二次)。目前為止,基本保證家裡足夠溫飽和足夠溫馨,偶爾奢侈,但是我堅持走技術路線,不做土豪(因為做不了)。

我創業的口號是:成全別人,累死自己!!

有人問,創業混的還可以的標準什麼?我總結如下:

1、超級型。大家看看馬雲就知道了,包括各種it企業的大咖,不過能達到他們這個程度機率比中500萬還小。

2、標準型。一般有自己的公司,穩定的業務,以及目測至少十年內能保持2%-10%的利潤增長點

3、不按套路型。創業不一定要有自己的公司,很多**或者自**牛人也是非常成功的。

4、微創業者。團隊小,業務不穩定。但有些收入,能支撐團隊。未來變數大。

再來個無厘頭標準:

其實除去超級型,真正的創業成功標準是:有較好地段的房、有車(不在貴賤)、家人跟著你有安全感(很重要)、還有著至少30年的壽命(這條必須有)

如果 上述標準你發現還不符合,那肯定不能說「成功 」

1、對於有多次創業,並有一定積累的好朋友,我沒有資格對他進行建議,因為我不一定比他們更牛。

2、x二代不在本文範圍內。因為他們不需要啥建議

3、一次性就創業成功者不在本文範圍內。目前來看這樣的人機率其實並不是十分低,比500萬幾率要高。

下面來講一下 對於「第一次創業者」的建議。

一般第一次創業者可能會有以下幾個狀況

1、熱血青年,對前途和未來充滿激情和熱血

2、有一定的經濟壓力或社會壓力

3、不滿足於現狀和有野心

4、也有可能是被合夥人"**「,想走創業之路尋找生活的」刺激「 (事實證明,創業在沒有成功前並不比打工好過多少)

5、性格使然,還有就是現任領導很2b,很想和他比高下

6、其他。這個原因就多了,反正一切都是緣分。沒有天生的打工仔也沒有天生的老闆,另外打工仔 不一定《創業者

打工、做生意、做事業的區別

其實就一句話,打工為自己幫的別人、做生意為的是別人幫的是自己、做事業既為了自己也幫了自己同時造福(養活)了其他人

以下是我給「第一次」創業者的小建議:

我們首先假設創業者是it行業(如網際網路、軟體),很抱歉其他行業我給不了建議,因為我不懂。

1、關於部落格(自**)

寫部落格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其實一方面是自己的愛好,這無可非議;其他真正的名博寫部落格除了分享還起到自**作用,擴大知名度和影響力,為將來宣傳自己的產品或服務打下較好的影響力基礎(請大神博主們不要否認,咱敢做就要敢承認)

所以,不管你創業是網際網路還是軟體,不要忽略你作為團隊首領在業內的影響力。

我們經常看到有些業內大神會穿梭於各種「大會、培訓現場」,如果說他們純是為了幫助「新人」,還不如說他們既通過這種形式宣傳了自己、還認識了同行(這是一種人脈),還起到很好的新人啟迪作用。一舉多得。

2、創業的最早期,建議一定要以「能賺到現金」為主要目的。

除非你是x二代虧個100來萬也無所謂。那麼請看看這條建議。

其實很多創業者不乏「拍腦門的思想」,認為技術想好了、點子想好了、「可能的市場也想好了」 就創業了。其實很正常,馬雲當時也並不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才開始創業的。

不過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基礎。基礎靠的是積累,在現在這個年代,積累主要就是指積累「錢」。用親身經歷來說沒有錢,真的很難。除非你已經做好失敗的準備。事實上,任何第一次創業者並不認為自己會失敗(雖然嘴上說不怕失敗並時刻準備迎接失敗)

譬如幾年前我碰到乙個軟體創業者,他公司裡共5個技術人員,其中乙個是專門負責打理乙個**服裝店的,因為他有好的貨源,據說**幹的還不錯,於是他在**上賺的錢可以養活至少2個技術人員。

另外,我的「**」裡的豬剛烈,真實人物原型一開始還做過水泥生意、遊樂場裝置倒賣生意,這些自己的積累都為他的主業帶來了穩定的後備保障。

我們也許能看到一些名人案例,譬如順豐的老大是如何創業的,有的人說他當時問他父親借了10萬起家,所以我們也能。這裡有幾點:

1、上個世紀90年代初,我記得我家別說10萬。偷偷用10塊錢,家裡會把我吊起來打半天(虧張的寫法)

2、上個世紀90年代初,10萬可以等同於現在200萬或更多。

3、上個世紀90年代初,我父親如果有10萬,那麼他除了能給我錢一定還能給我非常豐富的人脈資源(否則你家不可能有這麼多錢)

3、有人說「人脈資源不重要,因為我是搞網際網路的」

由於涉及到一些敏感話題。我簡單列舉幾點

1、如果你是做軟體的,那麼人脈一定很重要。沒人脈你根本中不了標。

2、有人說做共享軟體。那麼請看第2點,如果不滿足,請不要誤導一些經濟上「養活自己都很困難的人」拋開家人不顧來做這個。

3、除非你是做**的(或者說是依託大平台的),做自有電商的還是需要人脈的。沒有"有關部門"和「有關領導」的幫助,你電商做不起來。雖然人家做大後,看起來好像純粹靠的是「網民」和銷售模式。我要告訴你大部分電商大佬根本不是你能信?

4、 有人說「創業就是埋頭搞技術,靠產品」

3個點:

1、技術創業確實要靠技術。只不過產品還談不上,沒有盈利的東西永遠不能稱為產品

2、硬要搞技術,請不要自己搞,相信我一定要花錢請人搞。把戰略性的東西留給自己搞。否則你做了技術,那讓其他人搞戰略?

3、產品運作有戰略和戰術之分。前者面向廣義的市場,後者面向你的競爭對手(別告訴我你創業前認為你不會有競爭對手,打仗也得有假想敵)

5、合夥人的建議

很少有第一次創業者一上來就能開乙個「完全屬於自己的」公司。如果能,那麼你是x二代 不在本文討論範圍內。

合夥人 建議一定要確定乙個「老大」。所謂老大是指:「在戰場上只能有乙個是頭」。

常見的「第一次」小型合夥人公司基本上有三種人組成

1、技術合夥人。公司產品核心的主要建設者。注意:如果你的公司能做大,技術合夥人很可能是第乙個離開公司的人。

2、市場合夥人。這類人基本有一定渠道或者有一定市場經營,注意:如果你公司能做大,這類人很可能是最早勸你離開公司的人。

3、資源型合夥人。這類人很可能有點小錢,或家裡有點小資源。注意:如果你公司能做大,這類人很可能是第乙個和你產生利潤分配矛盾的人

以下還有一些極端型組合:

1、 如果你第一次創業公司合夥人都是 技術人員,那麼我個人不建議繼續,因為無數案例證明這失敗的可能性太高太高太高了,最主要是團隊的結構不合理。

2、如果你第一次創業公司合夥人都是 市場人員,那麼我個人建議可以繼續一年試試。這種組合團隊內部矛盾往往不小以及到後來的企業政治玩的會很濃(大家不要認為世界上有「不需要辦公室政治」的公司,有企業文化的公司就有政治。大部分情況下,企業文化越完善,辦公室政治氛圍越濃)。附加:老外也一樣,國外月亮不比中國圓多少。

3、如果你第一次創業公司合夥人都是資源型合夥人,那麼請準備浪費一定的資金,這種團隊組合基本做不大,但是很容易賺到錢,成本也高。

所以,團隊必須有機組合才行,並不存在哪個重要哪個不重要。另外,地球雖然缺了誰都能轉,但是如果真缺了誰誰誰,那轉了還有啥意思?

1、如果你的團隊你是老大,請告訴我「客戶都在你手上」。如果不是,那麼你離開「不做老大很多年」也不遠了。

團隊成員和打仗做戰友不一樣,創業的目的就是盈利,世界上沒有「親密無間、無縫隙、親如一家人」的團隊,如果有只能說明這個團隊管理者很有手腕。

3、團隊建設每天思考三件事:1、怎麼挖掘和培養優秀人才 2、怎麼挖掘和培養優秀人才 3、怎麼挖掘和培養優秀人才

5、如果你的第一次創業第一年出人意料的順利,請注意這三點 ,1、一定要控制住資金鏈(說人話:第一年分毛個錢) 2、一定要做好第二年的風險評估(說人話:要想繼續混,請大方點打點好你的客戶) 3、一定要做好來年的經營計畫和統一發展思路(說人話:要保住自己做大後還是老大,那麼請時刻不要忘記給合夥人和部下**)

最後,祝即將創業和已經在創業(主要是指第一次創業)者 馬年行大運,恭喜發財,身體健康。

---------------------------------------

關注步驟:

對於」第一次創業者」應該給什麼樣的建議

其實我創業也不是很成功 目前屬於第二次 目前為止,基本保證家裡足夠溫飽和足夠溫馨,偶爾奢侈,但是我堅持走技術路線,不做土豪 因為做不了 我創業的口號是 成全別人,累死自己!有人問,創業混的還可以的標準什麼?我總結如下 1 超級型。大家看看馬雲就知道了,包括各種it企業的大咖,不過能達到他們這個程度機...

收藏 真正的創業者什麼樣

創業者們總是懷著好奇心。為什麼這所大學建立後用了這個人的名字?他們是誰?誰在經營這個校園裡的餐飲服務?當我在乙個摩天大樓或辦公園區開會時,我會瞄一眼其他所有房間,心裡想,他們在那裡做什麼?當我去看電影,我會往放映室裡看一看,誰在那裡?他們的工作是什麼樣的?難易何在?他們在這個工作中得到了哪些享受?當...

什麼樣的創業者可能成功? 蔣濤PK Leo

目前大學生就業形勢非常不理想,國家推出各種優惠政策扶植大學生創業,那麼,什麼樣的創業才有可能成功?訪談嘉賓 蔣濤,csdn 創始人和總裁,1999 年創辦全球最大中文 it技術社群 csdn.net 2000 年創辦程式設計師雜誌,致力於開放,分享,協作的高質量資訊傳播與服務平台。超過19 年軟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