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google map算不算webgis,我認為算是。雖然google map出來時間不長(也就兩三年吧),由於它的兄弟google earth的巨大影響,google map做為乙個網頁版的google earth,也得到了重視。目前google map功能比google earth略弱(畢竟google earth是個安裝軟體,功能實現相對好些),但google map的功能也會逐漸向google earth靠近。
google map與傳統webgis相比,從以下幾方面來看:
1.地圖操作
作為地圖應用,地圖操作的方便性很大程度上左右使用者的喜好。google map的地圖操作簡單,主要有移動(滑鼠拖拽)、自由縮放。自由縮放支援滑鼠滾動,而且可以當前滑鼠位置放大,十分方便。縮放與平移不需要切換。傳統 webgis支援移動、拉框放大、拉框縮小,放大、縮小,但是每種操作型別需要人工切換,當你選擇放大操作時,操作完要平移地圖,必須要點工具欄的「平移」,將當前操作切換為「平移」狀態。據我所知,傳統webgis還不支援滑鼠滾動縮放地圖。這點google map的操作較為方便。
2.功能性
總體來說,目前傳統webgis功能還是要比google map強一些,特別是最佳最短路徑分析,緩衝區分析及其他拓撲分析。google map可以實現距離測量,最近分析,路徑分析等。最近google宣布,google maps目前已經支援乙個新的特性,可以進一步提高使用者通過影象來了解這個世界,這就是google maps的街景模式(google maps street view)。在街景模式下,人們可以以360度視角漫遊在虛擬的城市街道上,可以觀賞街頭景象,就如同在走在真實環境的大街上一樣。相信今後google map會越來越強大,就像google earth 一樣,足以滿足大眾化的需要。
個人認為,傳統webgis在行業內應用還是有市場,而大眾化應用google map足以應付。
3.開發成本
目前google map提供了免費的api,只要申請乙個key就能使用google map,相比一些webgis,動輒幾萬的成本對個人使用者來說太高(這裡不提盜版),就算今後google 收費,我想每年的使用費也不會太高。
4.使用環境
google map要從伺服器提取衛星,因此必須聯上網際網路才能使用。傳統webgis不存在這個問題。
5.資料更新
google的地圖是用mapabc的,但是目前開放api的在國內只有衛星,沒有map。衛星更新由google不定期進行,今年初google就更新了部分地區。
由於沒有map,因此google map api的在國內應用還受到不少限制。
以上是個人看法.
這篇文章原來寫在我的blog(和的bbs上,寫完這篇文章 後,在這幾天,發現了google 中國地圖的api發布了,也就是可以顯示中國的map了。
傳統硬碟與固態硬碟的比較
硬碟有機械硬碟 hdd 和固態硬碟 ssd 之分,而為什麼有人問固態硬碟ssd為什麼會比普通硬碟hdd快這麼多呢?ssd和傳統的硬碟有什麼差別啊?ssd到底有哪些好處呢,好吧下面就來詳細的回答大家的問題。機械硬碟即是傳統普通硬碟,主要由 碟片,磁頭,碟片轉軸及控制電機,磁頭控制器,資料轉換器,介面,...
傳統架構與分布式架構SOA的比較
傳統架構與soa架構的區別和特點 傳統架構 存在問題 1.模組之間耦合度太高,其中乙個公升級其他都得公升級 2.開發困難,各個團隊開發最後都要整合一起 3.系統的擴充套件性差 4.不能靈活的進行分布式部署 soa 分布式系統架構 soa服務體系架構 分布式架構 soa 面向服務的體系結構,是乙個元件...
小W與身高
這道題需要二分在我前面第乙個比我高的人的位置,用二分是因為二分的時間複雜度較低這裡的check就是判斷當前這個是否大於a,題目說要用快讀,第一次竟然沒看到 快讀就是用char把要讀的東西讀進來,然後在轉成int,比普通的要快 include define ll long long using n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