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碼農」這個稱呼中國程式設計師的詞。中國程式設計師在國內種種軟體開發的不利條件下(浮躁的大環境、缺乏培訓、英文不佳等等),更需要像75歲的新農夫褚時健種橙子那樣,不以眼前的利益而是以長遠的利益作為投入的動機,不掙快錢掙慢錢,去悟證稻盛和夫所倡導的「田間的精進」,才能收穫豐碩的成果。
有的朋友認為褚時健的人脈遠遠高於普通農夫,他的成功不具代表性。但我認為,無論農夫的人脈怎樣,自然有機的橙樹從種下到掛果賣錢需要六年時間,這一點花多少錢都快不起來。褚時健從75歲開始承包荒山創業種橙,到褚橙品牌打響,一共花了九年時間。田間的精進本質上就是捨得投入時間的心態。有程式設計師不愛聽碼農的稱呼,認為不那麼高階。我很尊重農民兄弟的工作,他們養活了我們,而且由於有他們的辛勤工作,使得我們碼農們才騰得出時間來寫**。我還是喜歡碼農這個詞。
稻盛和夫的「田間的精進」背後的思想是石門心學,而石門心學**於包括王陽明心學在內的宋明理學。不僅碼農,我認為當下的所有中國人心中都應該有個王陽明。
為什麼中國程式設計師被稱為「碼農」
程式設計活動和機械電子一樣可以視為一種工藝 craftsmanship 從事此類工藝活動的人可以叫做工匠或者工程師。經歷過工業革命的歐美國家,有深厚的工程根底,從機械到電子再到軟體,都是國家產業的支柱,滋養著社會中堅力量的中產階級。工程師的社會地位普遍比較高,他們有工藝的傳承,有文化圈,有產業的歷史...
為什麼中國的程式設計師被稱為碼農?
實際上it行業在中國並不是特別差的行業,而程式設計師的工資也並不低,但為什麼中國的程式設計師總被稱作碼農或者說是苦逼的程式設計師?中國的程式設計師生活和歐美的有什麼不一樣?之前,研發頻道曾發過 東方程式設計師怎麼看西方程式設計師 和 西方同行眼中的東方程式設計師 這兩篇文章。來自世界各地的程式設計師...
為什麼中國的程式設計師總被稱為碼農?
程式設計活動和機械電子一樣可以視為一種工藝 craftsmanship 從事此類工藝活動的人可以叫做工匠或者工程師。經歷過工業革命的歐美國家,有深厚的工程根底,從機械到電子再到軟體,都是國家產業的支柱,滋養著社會中堅力量的中產階級。工程師的社會地位普遍比較高,他們有工藝的傳承,有文化圈,有產業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