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m(parallel random access machine)模型是單指令流多資料流(simd)並行機中的一種具有共享儲存的模型。它假設有乙個無限大容量的共享儲存器,並且有多個功能相同的處理器,在任意時刻處理器可以訪問共享儲存單元。
分類:
根據是否可以同時讀寫,它又分為以下三類:pram-erew,pram-crew,pram-crcw(其中c代表cuncurrent,意為允許併發操作,e-代表exclusive,意味排斥併發操作)。在pram中有乙個同步時鐘,所有的操作都是同步進行的。
優缺點:
缺點是不現實,首先容量無限大的儲存器是不存在的,而且由於各方面的原因,全域性訪存通常要比預想的慢。其次,他忽略了通訊頻寬的影響。優點是結構簡單,便於進行理論分析。
bsp (bulksynchronous parallel computing model) 整體同步平行計算模型,又名大同步模型或bsp模型,由哈佛大學viliant和牛津大學billmccoll提出。
bsp的創始人是英國著名的計算機科學家viliant,他希望像馮·諾伊曼體系結構那樣,架起計算機程式語言和體系結構間的橋梁,故又稱作橋模型(bridge model)。該模型使用了三個屬性描述:模組(components)、選路器(router)和同步路障器執行時間l。
logp是由大衛·卡勒等人提出的,它使用了l,o,g,p四個引數來描述這個模型。
l (latency)
表示資訊從源到目的地所需的時間;
o (overhead)
表示處理器接受或傳送一條訊息所需額外開銷,並且在此期間處理器不能做作任何操作;
g (gap)
表示處理器連續進行兩次傳送或接收訊息之間必須有的時間間隔;
p (processor)
表示處理器的數目。
由上可以看出,logp模型一方面充分討論了網路的通訊特性,另一方面卻放棄了對網路拓撲的討論。在logp中沒有出現超級步的概念,這是因為logp中是訊息同步的,也就是說,一旦訊息到達了處理器我們就可以使用,而不必要等到下乙個超級步。
平行計算模型
平行計算模型通常指從並行演算法 的設計和分析出發,將各種並行計算機 至少某一類並行計算機 的基本特徵抽象出來,形成乙個抽象的計算模型。從更廣的意義上說,平行計算模型為平行計算提供了硬體和軟體介面 在該介面的約定下,並行系統硬體設計者和軟體設計 者可以開發對並行性 的支援機制,從而提高系統的效能。有幾...
平行計算模型
平行計算指的在同一時刻存在多於乙個計算任務被執行。由於cpu主頻提高的上限,使用多核心處理器進行平行計算早已成為主流。gpu也是乙個多核心的處理器,但它的平行計算模型與多核的cpu有很大區別。我們有必要了解gpu的並計算模型。對平行計算模式進行分類是了解cpu和gpu平行計算區別的有效方式。一種分類...
Delphi 的平行計算
所謂平行計算,可以讓一段 讓 cpu 的多個核同時開跑,非常明顯地提高 執行速度。所謂 程式 這個中文單詞,嚴格意義上來說,就是按照特定順序,一步一步地執行一些指令。這是標準的序列計算。序列計算的好處是有上下文依賴關係的事情,不會搞錯順序。好比先洗碗,再打飯,程式這樣寫了,計算機絕對不會搞錯成先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