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dd命令的解釋。
1.定義
dd是 linux/unix 下的乙個非常有用的命令,作用是用指定大小的塊拷貝乙個檔案,並在拷貝的同時進行指定的轉換。dd命令在拷貝完檔案之後還會顯示拷貝所用的時間,以及每秒的資料傳輸速度。可以指定不同的block size以測定在不同的block size下的傳輸速度。
2.引數
1. if=檔名:輸入檔名,預設為標準輸入。即指定原始檔。< if=input file >
2. of=檔名:輸出檔名,預設為標準輸出。即指定目的檔案。< of=output file >
3. ibs=bytes:一次讀入bytes個位元組,即指定乙個塊大小為bytes個位元組。
obs=bytes:一次輸出bytes個位元組,即指定乙個塊大小為bytes個位元組。
bs=bytes:同時設定讀入/輸出的塊大小為bytes個位元組。
4. cbs=bytes:一次轉換bytes個位元組,即指定轉換緩衝區大小。
5. skip=blocks:從輸入檔案開頭跳過blocks個塊後再開始複製。
6. seek=blocks:從輸出檔案開頭跳過blocks個塊後再開始複製。
注意:通常只用當輸出檔案是磁碟或磁帶時才有效,即備份到磁碟或磁帶時才有效。
7. count=blocks:僅拷貝blocks個塊,塊大小等於ibs指定的位元組數。
8. conv=conversion:用指定的引數轉換檔案。
ascii:轉換ebcdic為ascii
ebcdic:轉換ascii為ebcdic
ibm:轉換ascii為alternate ebcdic
block:把每一行轉換為長度為cbs,不足部分用空格填充
unblock:使每一行的長度都為cbs,不足部分用空格填充
lcase:把大寫字元轉換為小寫字元
ucase:把小寫字元轉換為大寫字元
swab:交換輸入的每對位元組
noerror:出錯時不停止
notrunc:不截短輸出檔案
sync:將每個輸入塊填充到ibs個位元組,不足部分用空(nul)字元補齊。
二、dd應用例項。
dd命令打包多個檔案 dd命令詳解
一 dd命令的解釋 dd 用指定大小的塊拷貝乙個檔案,並在拷貝的同時進行指定的轉換。注意 指定數字的地方若以下列字元結尾,則乘以相應的數 字 b 512 c 1 k 1024 w 2 引數注釋 1.if 檔名 輸入檔名,預設為標準輸入。即指定原始檔。if input file 2.of 檔名 輸出檔...
dd命令使用
先簡要介紹dd的引數,後邊通過幾個例項介紹dd的應用,參考了其他的資料,在此一併感謝 小菜水平有限文中有什麼錯誤請大家指正,關於dd還有什麼好的使用方法,可以貼出來,小菜會及時更新 dd 是 linux unix 下的乙個非常有用的命令,作用是用指定大小的塊拷貝乙個檔案,並在拷貝的同時進行指定的轉換...
dd命令使用
先簡要介紹dd的引數,後邊通過幾個例項介紹dd的應用,參考了其他的資料,在此一併感謝 小菜水平有限文中有什麼錯誤請大家指正,關於dd還有什麼好的使用方法,可以貼出來,小菜會及時更新 dd 是 linux unix 下的乙個非常有用的命令,作用是用指定大小的塊拷貝乙個檔案,並在拷貝的同時進行指定的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