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存器有主儲存器和輔助儲存器之分,主機中只包括主儲存器,而不包括輔助儲存器。主儲存器由ram和
rom組成,對於微型計算機而言,是指插在主機板上的記憶體條和其他儲存晶元。輔助儲存器側是硬碟,軟盤,光碟等儲存器的總稱,他們處於主辦之外,屬於外部裝置。
單匯流排:
單匯流排(系統匯流排)按匯流排上傳送資訊的不同又可以細分為:位址匯流排,資料匯流排和控制匯流排。
向主存,外設傳送的位址資訊,其位數決定了系統能夠使用的最大的儲存容量;
資料匯流排:用來傳輸各功能部件之間的資料資訊,其位數是決定系統總體效能的關鍵因素,控制匯流排:上傳輸的是控制資訊,包括cpu
送出的控制命令和主存(或外設)返回
cpu的反饋訊號
一提到位址匯流排,資料匯流排和控制匯流排,不少人可能會把他們誤認為是3
組不同的匯流排。事實上位址匯流排,資料匯流排和控制匯流排都是系統匯流排的一部分,只是根據匯流排上傳送的資訊不同而分別定名,不能因為他們的名稱不同而認為他們是
3個匯流排
乙個完整的計算機系統包含硬體系統和軟體系統兩大部分
硬體系統:運算器,控制器,儲存器,輸入裝置,輸出裝置
軟體系統:系統軟體,應用軟體
系統軟體:作業系統,診斷程式,計算機語言處理程式等
應用程式:廠家**的通用軟體和使用者自己編寫的應用程式
機器字長也稱基本字長,它是指參與運算的數的基本位數,也即cpu
在同一時間內能一次處理的二進位制的位數。機器字長越長,運算元的位數越多,計算精度也就越高,但相應不見的位數也會增多,是硬體成本數著增高。
資料通路寬度:是指資料匯流排一次所能並行傳送資訊的位數,它影響計算機的有效處理速度。
資料通路寬度:分為cpu
內部和cpu
外部兩種情況。
cpu內部資料通路寬度一般等於機器字長,即內部資料線的位數
cpu外部資料通路寬度則等於系統資料匯流排一次所能並行傳送資訊的位數,即
cpu與主存,輸入輸出裝置之間一次資料傳送的資訊位數。
馮·諾伊曼結構規定控制器是根據存放在儲存器中的程式來工作的,即計算機的工作過程就是執行程式的過程,為了是計算機能正常工作,程式必須預先存放在儲存器中。馮諾依曼型計算機的這種工作方式稱謂控制驅動。控制驅動是由指令流來驅動資料流的。
微處理器
通常將運算器和控制器合成為**處理器(cpu
),在由超大規模積體電路構成的微型計算機中,往往將
cpu製成一塊晶元,稱為微處理器。
廣義語言:機器語言,組合語言,高階語言和應用語言
機器語言(機器指令)是計算機能直接識別和執行的語言,但用機器語言編寫程式,閱讀程式都非常困難。為了提高程式設計序,都城學的效率,產生了與機器語言相對應的符號語言,這種符號語言後來就發展成了組合語言。
編譯程式的功能是把高階語言編寫的遠端粗翻譯成目標程式,然後經過連線生成可執行程式,並儲存起來。有的高階語言以組合語言作為中間輸出,匯程式設計序把組合語言的中間輸出變成機器語言(目標程式),鏈結程式在吧目標程式和存放在程式庫里的有關資訊鏈結裝配在一起,最終產生可執行程式,如圖....
解釋程式的功能是對高階語言編寫的源程式逐句解釋並立即執行,不保留目標程式,不生成可執行程式。
透明性在計算機中,客觀存在的食物或屬性從某個角度看不到,就稱為「透明」,和日常中的「透明」正好相反,計算機中的透明,則是看不到的意思。
所謂透明實際上就是指那些不屬於自己管的部分(不會出現和不需要了解的部分)。在乙個計算機系統中,下層機器及的概念性結構和功能特性,對上層機器語言的程式設計師來說就是透明的。例如:浮點數表示,乘法指令,對高階語言程式設計師,應用程式設計師透明,而對組合語言程式設計師,機器語言程式設計師則不透明
解:現代計算機系統是乙個硬體與軟體組成的綜合體,可以把它看成是按功能劃分
的多級層次結構。
第0 級為硬體組成的實體。
第1 級是微程式級。這級的機器語言是微指令集,程式設計師用微指令編寫的微程式一
般是直接由硬體執行的。
第2 級是傳統機器級。這級的機器語言是該機的指令集,程式設計師用機器指令編寫的
程式可以由微程式進行解釋。
第3 級是作業系統級。從作業系統的基本功能來看,一方面它要直接管理傳統機器
中的軟硬體資源,另一方面它又是傳統機器的延伸。
第4 級是組合語言級。這級的機器語言是組合語言,完成組合語言翻譯的程式叫做
匯程式設計序。
第5 級是高階語言級。這級的機器語言就是各種高階語言,通常用編譯程式來完成
高階語言翻譯的工作
第6 級是應用語言級。這一級是為了使計算機滿足某種用途而專門設計的,因此這
一級語言就是各種面向問題的應用語言。
.計算機系統的主要技術指標有哪些?
解:計算機系統的主要技術指標有:機器字長、資料通路寬度、主存容量和運算速
度等。機器字長是指參與運算的數的基本位數,它是由加法器、暫存器的位數決定的。
資料通路寬度是指資料匯流排一次所能並行傳送資訊的位數。
主存容量是指主儲存器所能儲存的全部資訊量。
運算速度與機器的主頻、執行什麼樣的操作、主存本身的速度等許多因素有關。
計算機組成原理1
數字計算機的主要特點 按位運算,並且不連續地跳動計算。模擬計算機的特點 數值由連續量來表示,運算過程也是連續的。數字計算機分兩類,一為專用計算機,二為通用計算機 其分類的依據是 根據計算機的效率 速度 執行的經濟性和適應性。儲存容量 儲存器所有儲存單元的總數 資料字 計算機字 w 代表要處理的資料 ...
計算機組成原理(1
計算機組成原理 第一章 概論 1.世界上第一台電子數字計算機是eniac 1946 2.電子計算機的發展 第一代 1946 1959 電子管計算機 電子管為基礎器件 延遲線作為儲存器 第二代 1959 1964 電晶體計算機 電晶體成為基礎器件 磁芯儲存器為儲存器 第三代 1964 1975 小中規...
計算機組成原理(1)
1.什麼是計算機系統 計算機硬體和計算機軟體?硬體和軟體哪個更重要?計算機系統 由計算機硬體系統和軟體系統組成的綜合體。計算機硬體 指計算機中的電子線路和物理裝置。硬體和軟體在計算機系統中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因此同樣重要。2.如何立即計算機的成績結構?計算機硬體 系統軟體和應用軟體構成了計算機系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