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中科院研究員袁亞湘報告心得體會

2021-05-24 12:06:37 字數 1730 閱讀 5748

聽中科院研究員袁亞湘報告心得體會

周穎玥

11

12

,本應上《最優化》的課程,年輕的淩青老師請到了中科院著名研究員袁亞湘老師前來做報告,所以咱們選了該門課程的所有學生都有幸與袁老師零距離接觸。報告題為「從瞎子爬山到最優化方法」,別開生面。

初見袁老師,感覺此人非常和藹可親,言談舉止端莊大方,並時時對著我們微笑,這使得一向嚴肅的課堂變得分外親和。

開場,袁老師用非常形象的比喻揭示了最優化方法的實質。他說:

「爬山的目標是登上山頂,也就是要找到海拔最高的點;而最優化是在一定約束條件下尋求某個目標函式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所以爬山本身就是乙個優化問題。給定乙個點,計算機可以計算目標函式在該點的資訊(如函式值、梯度值),但不知道其他點的資訊。這正如乙個瞎子在山坡上能感覺到腳下的坡度,但不知道山上其他點的任何情況。可見用計算機求解最優化問題和瞎子爬山有驚人的相似之處。」短短一席話,讓我們通過最樸素的例子理解了最優化問題實質。

我常常感覺,當我們的知識越來越豐富,學歷越來越高,研究的領域越來越專、越來越深入時,往往會對專業問題的表達、描述更感興趣。這使得我們這些博士生可能會忽略生活中看似平常,看似樸實,卻和我們的專業息息相關的小點滴。其實,真正的大師絕對不只是會寫書,會寫文章的專家,他們通過不斷的**將問題的本質看得很透,從而能用通俗的語言將之表達。我們博士生除了要完成導師規定的任務、完成學科點規定的文章要求外,還應該看到所研究問題的本質,著眼於生活。

接著,袁老師又講解了最優化問題中幾種常見迭代演算法「最速下降法」、「共軛梯度法」、「牛頓法」、「擬牛頓法」發展的歷程。由於時間關係,袁老師不可能一一詳細講解,但是簡潔的描述與總結讓我們感覺到優化的魅力所在。其中令我印象很深的一句話是:「我們的任務是將複雜問題盡可能簡單化」。翻開我們所用的教材,高深的數學理論讓我們迷失,讓我們束手無策。常常為了完成一篇高水平的學術**,不得不把一些晦澀難懂的理論加入乙個簡單的問題中。我們彷彿變得越來越愚笨,看到乙個問題就想著如何構建乙個複雜難求的數學模型,不是為了問題本身而想辦法,而是為了看起來「好看」而想辦法。這樣的情形必須得以糾正!複雜的數學模型絕對不是為了好看而被提出,它應該在合適的時候被派上用場。博士生們不應該徒有虛名,我們應該成為對問題有敏銳嗅覺,能抓住問題本質,並用盡可能簡潔的辦法解決問題的一群人。

課程之後,我彷彿沒有聽夠袁老師深入淺出的報告,於是回實驗室又查閱了一些關於他的網頁。看罷之後,對他由衷地欽佩。乙個從農村來,卻從不遮掩自己過去身份的人;乙個取得了豐碩數學成果,卻總是踏踏實實的人。網頁中有一些關於他的非學術文章,其中有一段話我摘錄如下:「科學研究不是像農民種田、工人做工,壓任務就可以做出來,科學研究靠自覺、愛好、熱情、堅持,才能做出真正有意義的成果,寫文章是水到渠成的事。」科學研究始於興趣、成於堅持,作為一年級的博士生,應該端正自己的科學態度,從心底去喜愛自己研究的課題,不斷激發自己的研究熱情。這是聽這次報告最深的體會,也將會成為我未來幾年做學問的標尺。

中科院實習(6)

顯然,我不笨!magic文件十分之不豐富,很多東西都考自己摸索。上午,靈感迸發,連續總結 領悟出兩個要點,糾正了前兩天的錯誤猜測,更新了ppt文件。興奮之餘,打了兩個響指 哇咔咔 既然不笨,下午就開始看magic的原理性acm文件了,裡面講得比較詳細,一面向下看,一面印證著我以前的一些猜測,行雲流水...

中科院實習(8)

轉移到人大的朋友這邊來了,又是乙個新環境,早上自然又醒的很早了。這裡沒有農大涼快,不過比起武漢的溫度,我已經很感恩了!昨天跟hey,tm,逛過一下午動物園之後雙腳是完全不行了,到了 都只有乙個念頭 坐一下吧 但她們兩位卻彷彿沒有什麼事兒一樣 昨天晚上吹了一晚上的電扇,這貌似也是在北京第一次吹電扇了,...

中科院實習(5)

先說早上的乙個馬路偶見 過北四環馬路,一男一女,互不相識,車流從左到右,男靠左,在女之後。此男意欲速過馬路,正向前,突然減速,曲線變道,轉向女士右邊.乙個微妙地動作,卻看到了人性真實的猥瑣面 嘆息 照例和老師打過招呼,開終端。同時在紙上寫下今日計畫 我很nb地想,這個上午應該可以輕鬆搞定吧。事實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