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檢視記憶體使用情況

2021-05-24 07:36:49 字數 1405 閱讀 9665

第一部分mem行:

total 記憶體總數: 1002m

used 已經使用的記憶體數: 769m

free 空閒的記憶體數: 232m

shared 當前已經廢棄不用,總是0

buffers buffer 快取記憶體數: 62m

cached page 快取記憶體數:421m

關係:total(1002m) = used(769m) + free(232m)

第二部分(-/+ buffers/cache):

(-buffers/cache) used記憶體數:286m (指的第一部分mem行中的used - buffers - cached)

(+buffers/cache) free記憶體數: 715m (指的第一部分mem行中的free + buffers + cached)

可見-buffers/cache反映的是被程式實實在在吃掉的記憶體,而+buffers/cache反映的是可以挪用的記憶體總數。(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實際上 :可用記憶體=第一部分mem行中的free + buffers + cached,並不是只有free部分)

第三部分是指交換分割槽, 我想不講大家都明白.

我想大家看了上面,還是很暈.第一部分(mem)與第二部分(-/+ buffers/cache)的結果中有關used和free為什麼這麼奇怪.

其實我們可以從二個方面來解釋.

對作業系統來講是mem的引數.buffers/cached 都是屬於被使用,所以它認為free只有232.

對應用程式來講是(-/+ buffers/cach).buffers/cached 是等同可用的,因為buffer/cached是為了提高程式執行的效能,當程式使用記憶體時,buffer/cached會很快地被使用。

所以,以應用來看看,以(-/+ buffers/cache)的free和used為主.所以我們看這個就好了.另外告訴大家一些常識.linux為了提高磁碟和記憶體訪問效率, linux做了很多精心的設計, 除了對dentry進行快取(用於vfs,加速檔案路徑名到inode的轉換), 還採取了兩種主要cache方式:buffer cache和page cache。前者針對磁碟塊的讀寫,後者針對檔案inode的讀寫。這些cache能有效縮短了 i/o系統呼叫(比如read,write,getdents)的時間。

記住記憶體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看的.不象windows,無論你的真實物理記憶體有多少,他都要拿硬碟交換檔案來讀.這也就是windows為什麼常常提示虛擬空間不足的原因.你們想想,多無聊,在記憶體還有大部分的時候,拿出一部分硬碟空間來充當記憶體.硬碟怎麼會快過記憶體.所以我們看linux,只要不用swap的交換空間,就不用擔心自己的記憶體太少.如果常常swap用很多,可能你就要考慮加物理記憶體了.這也是linux看記憶體是否夠用的標準哦.

補充:cat /proc/meminfo

可以檢視記憶體的詳細使用情況,free的結果由此檔案生成。

Linux檢視記憶體使用情況

linux檢視記憶體使用情況 free 檢視記憶體實際使用情況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3934948 2998136 936812 0 52892 1397480 buffers cache 1547764 2387184 swap 0 ...

linux檢視記憶體使用情況

分步閱讀 linux檢視記憶體使用情況 輸入 top pid 程序的id user 程序所有 pr 程序的優先級別,越小越優先被執 ninice virt 程序占用的虛擬內 res 程序占用的物理內 shr 程序使用的共享內 s 程序的狀態。s表示休眠,r表示正在執行,z表示僵死狀態,n表示 該程序...

檢視linux記憶體使用情況

在linux下檢視記憶體我們一般用free命令 free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3266180 3250004 16176 0 110652 2668236 buffers cache 471116 2795064 swap 204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