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想把qt公升級到4.4.3,經過長達5個小時的編譯後居然安裝失敗,我一怒之下把關於qt的東西全給刪了,沒想到重啟後就進不了圖形介面了--那時候沒想到圖形介面的有些部分就是基於它的,唉反正就在暗無天日的命令列下生活了幾天,很痛苦。
今天終於用重新編譯qt3的方法進到了圖形介面,在完全命令列下的幾天雖然說是痛苦的,但也不是沒有收穫。比如說因為想要修復系統,我就不得不學會了在命令列下掛載u盤和光碟機的方法。掛載這個詞,以前一直不太理解,現在覺得用這個解釋應該會比較易懂,雖然不一定準確:為了能把某儲存裝置能當作系統中的乙個資料夾來處理所進行的操作。
其實也就是幾個簡單的命令。
(1)u盤的掛載和刪除
將u盤插進去後,命令列下會有一些顯示和反應。這時候用
$fdisk -l
檢視所有的分割槽與碟符
然後 $mkdir /mnt/usb
建立想要掛載的目錄。
我的u盤一直都是被預設為sda,所以我的掛載命令就是:
$mount /dev/sda /mnt/usb
刪除u盤的命令則是:
$umount /mnt/usb
(2)光碟機的掛載和刪除
建立想掛載的資料夾:
$mkdir /mnt/cdrom
掛載:
$mount -t iso9660 /dev/hdc /mnt/cdrom
刪除:
$umount /mnt/cdrom
linux命令列掛載U盤拷貝檔案
建立乙個資料夾 mkdir mnt usb 掛載u盤掛u盤之前,執行命令cat proc partitions,看看現在系統中有哪些分割槽。插上u盤以後,再次執行上述命令,看看多出來什麼分割槽 通常是sda1,ps由於偶是在虛擬機器下裝的,所以是sdb1 1 插入u盤 2 輸入fdisk l dev...
Linux下掛載U盤
一.linux掛載u盤 1 插入u盤到計算機,如果目前只插入了乙個u盤而且你的硬碟不是scsi的硬碟介面的話,那它的硬體名稱為 sda1。2 在mnt目錄下先建立乙個usb的目錄 如 root localhost root mkdir mnt usb 3 掛載u盤 mount t vfat dev ...
Linux下U盤掛載
一.linux掛載u盤 1 插入u盤到計算機,如果目前只插入了乙個u盤而且你的硬碟不是scsi的硬碟介面的話,那它的硬體名稱為 sda1。2 在mnt目錄下先建立乙個usb的目錄 如 root localhost root mkdir mnt usb 3 掛載u盤 mount t vfat de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