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系統論的觀點,任何一件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只能存在於乙個系統之中。有些人往往忽視這一點,他們在爬到一定高位時,不是居功自傲,便是矜才使氣、盛氣凌人。想一想宇宙之大、人際之繁,一人之功、一己之才算得了什麼?更何況每乙個人的"功"和"才"都是踩著別人的肩頭摘得的。所以,才大而不氣粗,居功而不自傲,才是做人的根本。
東漢名將馮異,品格高潔、才能出眾,在中國歷史上傳為佳話,至今也是值得我們借鑑的榜樣。馮異馳騁沙場幾十年,戰功累累,是漢光武帝劉秀中興時的傑出統帥,但每次戰役結束後,諸將並坐**時,他為了避功,把封賞讓給部下,常常獨坐在大樹下讀書思過,因而軍中稱他為"大樹將軍",他有帥才,卻從不使氣,雖戰功赫赫,卻仍低調做人。
更始元年,大司馬劉秀率王霸、馮異等將領歷經艱險,攻克邯鄲,擒斬王郎,平息叛亂。馮異在邯鄲之戰中,千方百計克服種種困難,連夜為夜宿河北曉陽地區的大軍籌措糧秣,熬煮稀豆粥,使將士飢寒俱解,恢復戰鬥力。
劉秀率軍行至南宮時,正逢大雨滂沱,寒氣逼人,又是馮異四處奔波,取薪燃火,供將士取暖烘衣,送上熱氣騰騰的麥飯,使官兵衣乾腹飽,重上戰場。
邯鄲之戰,劉秀大勝。他讚揚馮異"功勳難估,當為頭功"。正當劉秀召集將領盤坐曠野、**行賞時,馮異卻獨自離眾,待在一棵老槐樹下聚精會神地讀《孫子兵法》。當侍衛連拖帶拉地將馮異帶到劉秀跟前時,馮異卻對封賞一再推讓。實在推託不掉,他便建議將此功讓給屬下的一名偏將,令這位偏將大受感動。劉秀見馮異淡泊功利,又賞他許多金銀,馮異卻悉數分給這次作戰中表現勇猛的士卒。
馮異的做法,使他調動起部下來得心應手,部卒願意為他效力,同級之人佩服他,上司也欣賞他。
相對馮異來說,年羹堯就是乙個不知深淺的人物了,他的胞妹是雍正帝的貴妃。
雍正皇帝登基之初,對年羹堯倍加賞識、重用。年羹堯一直在西北前線為朝廷效力,因平定**時運糧及守隘之功,封三等公爵,世襲罔替,加太保銜;因平郭羅克功晉二等公;敘平青海功,進一等公,給一子爵令其子襲,外加太傅銜。雍正二年八月,年羹堯入覲時,御賜雙眼孔雀翎、四團龍補服、黃帶、紫轡及金幣,恩寵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不但年羹堯的親屬備受恩寵,就連家僕也有通過保薦,官做到道員、副將的。
年羹堯對此不但不知收斂,卻更加得意忘形,更加驕橫,還霸佔了蒙古貝勒七信之女,斬殺提督、參將多人,甚至蒙古王公見到他都要先跪下,以此他遭到了群臣的憤怒和非議,**他的奏章多似雪片。
內閣、詹翰、九卿、科道合詞奏言年羹堯的罪惡,於是部議盡革他的官職。雍正三年十月,雍正帝命逮年羹堯來京審訊。十二月,案成。此距發端僅有九個多月。議政王大臣等定年羹堯罪:計有大逆之罪
五、欺罔之罪
九、僭越之罪十
六、狂悖之罪十
三、專擅之罪十
五、忌刻之罪
六、殘忍之罪四,共九十二款。
雍正三年十二月,皇帝差步兵統領阿爾圖,來到關押年羹堯的囚室傳旨說:"歷觀史書所註,不法之臣有之。然當未敗露之先,尚皆為守臣節。如爾公行不法,全無忌憚,古來曾有其人乎?朕待爾之恩如天高地厚,願以爾實心報國,盡去猜疑,一心任用。爾乃作威作福,植黨營私,辜恩負德,於結果忍為之乎?爾悖逆不臣至此,若枉法曲宥,局以彰憲典而服人心?今寬爾磔死,令爾自裁,爾非草木,雖死亦當感涕也。"年羹堯接旨後即自殺。此案涉及年家親屬及友人,其父年遐齡、兄年希堯罷官,其子年富立斬,諸子年十五以上者遣戍極邊,子孫未滿十五者待至時照例發遣,族中文武**俱革職。
人生智慧型
不可一世的年羹堯,因為在做人上的無知而落得個可悲的下場,所以,才大而不氣粗,居功而不自傲,才是做人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