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網路的幾個問題

2021-04-12 14:49:14 字數 3398 閱讀 8672

q1:請你分別划划osi的七層網路結構圖,和tcp/ip的五層結構圖?

1、osi每層功能及特點

a 物理層

為資料鏈路層提供物理連線,在其上序列傳送位元流,即所傳送資料的單位是位元。此外,該層中還具有確定連線裝置的電氣特性和物理特性等功能。

b 資料鏈路層

負責在網路節點間的線路上通過檢測、流量控制和重發等手段,無差錯地傳送以幀為單位的資料。為做到這一點,在每一幀中必須同時帶有同步、位址、差錯控制及流量控制等控制資訊。

c 網路層 為了將資料分組從源(源端系統)送到目的地(目標端系統),

網路層的任務就是選擇合適的路由和交換節點,使源的傳輸層傳下來的分組資訊能夠正確無誤地按照位址找到目的地,並交付給相應的傳輸層,即完成網路的定址功能

d 傳輸層 傳輸層是高低層之間銜接的介面層。資料傳輸的單位是報文,當報文較長時將它分割成若干分組,然後交給網路層進行傳輸。傳輸層是計算機網路協議分層中的最關鍵一層,該層以上各層將不再管理資訊傳輸問題。

e 會話層 該層對傳輸的報文提供同步管理服務。在兩個不同系統的互相通訊的應用程序之間建立、組織和協調互動。例如,確定是雙工還是半雙工工作。

f 表示層 該層的主要任務是把所傳送的資料的抽象語法變換為傳送語法,即把不同計算機內部的不同表示形式轉換成網路通訊中的標準表示形式。此外,對傳送的資料加密(或解密)、正文壓縮(或還原)也是表示層的任務。

g 應用層 該層直接面向使用者,是osi中的最高層。它的主要任務是為使用者提**用的介面,即提供不同計算機間的檔案傳送、訪問與管理,電子郵件的內容處理,不同計算機通過網路互動訪問的虛擬終端功能等。

2、tcp/ip

a 網路介面層 這是tcp/ip協議的最低一層,包括有多種邏輯鏈路控制和**訪問協議。網路介面層的功能是接收ip資料報並通過特定的網路進行傳輸,或從網路上接收物理幀,抽取出ip資料報並轉交給網際層

b 網際網層(ip層)  該層包括以下協議:ip(網際協議)、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網際網路控制報文協議)、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位址解析協議)、rarp(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反向位址解析協議)。該層負責相同或不同網路中計算機之間的通訊,主要處理資料報和路由。在ip層中,arp協議用於將ip位址轉換成實體地址,rarp協議用於將實體地址轉換成ip位址,icmp協議用於報告差錯和傳送控制資訊。ip協議在tcp/ip協議組中處於核心地位。

c 傳輸層  該層提供tcp(傳輸控制協議)和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使用者資料報協議)兩個協議,它們都建立在ip協議的基礎上,其中tcp提供可靠的面向連線服務,udp提供簡單的無連線服務。傳輸層提供端到端,即應用程式之間的通訊,主要功能是資料格式化、資料確認和丟失重傳等。

d 應用層  tcp/ip協議的應用層相當於osi模型的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它向使用者提供一組常用的應用層協議,其中包括:telnet、**tp、dns等。此外,在應用層中還包含有使用者應用程式,它們均是建立在tcp/ip協議組之上的專用程式。

3、osi參考模型和tcp/ip參考模型的區別:

a osi模型有7層,tcp/ip只有4層;

b osi先於協議出現,因此不會偏向於任何一組特定的協議,通用性更強,但有些功能不知該放哪一層上,因此不得不加入一些子層;tcp/ip後於協議出現,僅是將已有協議的乙個描述,因此兩者配合的非常好;但他不適合其他的協議棧,不容易描述其他非tcp/ip的網路;

c osi中網路層同時支援無連線和面向連線的通訊,但在傳輸層上只支援面向連線的通訊;tcp/ip中網路層只支援無連線通訊,傳輸層同時支援兩種通訊;

d 在技術發生變化時,osi模型比tcp/ip模型中的協議更容易被替換。

----------------------------------------

q2:請你詳細的解釋一下ip協議的定義,在哪個層上面,主要有什麼作用? tcp與udp呢? 

解:與ip協議配套使用的還有三個協議:

arp-位址解析協議

rarp-逆位址解析協議

icmp-網際網路控制報文協議icmp

ip協議-網際協議

ip位址、ip包頭

internet上使用的乙個關鍵的底層協議是網際協議,稱為ip協議。我們利用乙個共同遵守的通訊協議,從而使internet成為乙個允許連線不同型別的計算機和不同作業系統的網路。提供了能適應各種各樣網路硬體的靈活性,對底層網路硬體幾乎沒有任何要求,任何乙個網路只要可以從乙個地點向另乙個地點傳送二進位制資料,就可以使用ip協議加入internet了

----------------------------------------

q3:請問交換機和路由器分別的實現原理是什麼?分別在哪個層次上面實現的?

將網路互相連線起來要使用一些中間裝置(或中間系統),iso的術語稱之為中繼(relay)系統。根據中繼系統所在的層次,可以有以下五種中繼系統:

1.物理層(即常說的第一層、層l1)中繼系統,即**器(repeater)。

2.資料鏈路層(即第二層,層l2),即網橋或橋接器(bridge)。

3.網路層(第三層,層l3)中繼系統,即路由器(router)。

4.網橋和路由器的混合物橋路器(brouter)兼有網橋和路由器的功能。

5.在網路層以上的中繼系統,即閘道器(gateway).

當中繼系統是**器時,一般不稱之為網路互聯,因為這僅僅是把乙個網路擴大了,而這仍然是乙個網路。高層閘道器由於比較複雜,目前使用得較少。

第二層交換機和路由器的區別:

傳統交換機從網橋發展而來,屬於osi第二層即資料鏈路層裝置。它根據mac位址定址,通過站表選擇路由,站表的建立和維護由交換機自動進行。路由器屬於osi第三層即網路層裝置,它根據ip位址進行定址,通過路由表路由協議產生。網際網路的路由選擇協議:內部閘道器協議igp和外部閘道器協議egp

第三層交換機和路由器的區別:

在第三層交換技術出現之前,幾乎沒有必要將路由功能器件和路由器區別開來,他們完全是相同的:提供路由功能正在路由器的工作,然而,現在第三層交換機完全能夠執行傳統路由器的大多數功能。

綜上所述,交換機一般用於lan-wan的連線,交換機歸於網橋,是資料鏈路層的設備,有些交換機也可實現第三層的交換。路由器用於wan-wan之間的連線,可以解決異性網路之間**分組,作用於網路層。他們只是從一條線路上接受輸入分組,然後向另一條線路**。這兩條線路可能分屬於不同的網路,並採用不同協議。相比較而言,路由器的功能較交換機要強大,但速度相對也慢,**昂貴,第三層交換機既有交換機線速**報文能力,又有路由器良好的控制功能,因此得以廣播應用。 

關於Time Wait的幾個問題

time wait是個常問的問題,tcp網路程式設計中最不容易理解的也是它的time wait狀態,這也說明了tcp ip四次揮手中time wait狀態的重要性。下面通過4個問題來描述它 1.time wait狀態是什麼 2.為什麼會有time wait狀態 3.哪一方會有time wait狀態 ...

關於EOF的幾個問題

1 如何輸入eof ctrl z in win or ctrl d in linux 2 阻塞式以及非阻塞式 輸入緩衝是行緩衝。當從鍵盤上輸入一串字元並按回車後,這些字元會首先被送到輸入緩衝區中儲存。每當按下回車鍵後,cin.get 就會檢測輸入緩衝區中是否有了可讀的資料。cin.get 還會對鍵盤...

關於JWT的幾個問題

最近剛用上shrio做許可權控制,然後接觸到了jwt json web token jwt 是目前最流行的跨域身份驗證解決方案。說白了就是,比如我現在用vue寫乙個單頁面,有一些頁面是需要身份驗證的,如果你從login頁面進入,寫乙個頁面 需要使用者資訊 它是拿不到前乙個頁面狀態的,他無法去識別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