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BSD基本系統的安裝

2021-04-07 08:37:54 字數 4525 閱讀 9770

作為乙個伺服器管理員,經常性的伺服器軟體更新是必不可少的。

freebsd

提供了非常便捷的公升級方式

——cvsup

,它可以從

freebsd

**cvsup

伺服器,或某個

cvsup

映象上獲取

freebsd(使用

-stable

可以提供較好的穩定性以及作業系統的最新特性,多數管理員都會選擇這個;使用

-release

能夠獲得成熟產品的品質,儘管話是這樣說,但實際上選擇這一分支的人很少;使用

-current

的使用者主要是參與

freebsd

開發的人員,這個分支包含了所有即將進入

-stable

分支的新特性,但不要指望這個分支能夠提供必要的穩定性保證,也不要指望它能夠帶來很好的效能,但所有的安全問題都是首先在這個分支內修正的。我將在後面詳細介紹這些)。

一旦最初的核心配置完成,它就會立即啟動,並根據配置檔案啟動

sysinstall(

。我們將看到乙個標準的文字模式配置介面,這有點類似於早期

visual basic for ms-dos

編寫的應用程式的介面。

選擇standard

進入標準的

freebsd

安裝過程。首先是對磁碟進行分割槽。

freebsd

對於磁碟的管理和

windows

有比較大的差別。乙個磁碟上通常有乙個

partition

就夠了,而乙個

partition

又可以分成若干個

slice

,並加以標記

(label)

。實際上,

freebsd

的slice

基本上可以等同於

windows

的磁碟分割槽,或卷的概念。

為了保證與

freebsd

共存的系統能夠啟動,預設情況下

freebsd

會保留一部分磁碟空間

(64 cyl)

。對於單一作業系統的計算機來說,這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分割槽時按

shift+f

可以選擇不使用這個特性,不過這種情況下,除了徹底毀掉這套

freebsd

之外,恐怕就沒有其他方法能夠從這塊硬碟上引導其他作業系統了。為了完全使用磁碟空間,我選擇了不保留預留空間。

隨後是在這個

partition

上建立slice

。和linux

的情況類似,

freebsd

也使用單獨的交換區。這種設計可以避免碎片,也防止了對檔案系統的影響,效能較好。通常情況下交換分割槽是記憶體的

2-2.5

倍,這足以應付日常的突發事件。

/var

用於儲存那些不在集群中共享的檔案,

/tmp

用來儲存臨時檔案,而

/usr

用來儲存那些需要在集群中同步的檔案。

/就不用說了,它儲存的是啟動系統需要的檔案。

通常給/

分配的空間是

128mb

,/tmp

和/var

各256mb

,剩下的都分給

/usr

。不過也有例外,如果打算做乙個大型的郵件系統,則

/var

要大一些

(通常郵件系統依賴

/var

來儲存郵件

)。當然,各個

slice

可以mount

到不同的地方

(例如,你可以把曾經的

/usr

變成/var)

,不過最開始配置好可以減少很多麻煩。

當然,偷懶的方法也是有的。在沒有

slice

,或沒有完全配完

slice

的情況下按

a,系統會給出一組

(或對剩下的

label)

預設的配置。如果你打算單純提供

web+

資料庫這樣的服務,完全可以直接接受這組配置。

從freebsd 4.x

開始,ufs

支援了乙個叫做

softupdates

的技術。

softupdates

的主要設計目標是提高檔案系統效能。除了

/所在的

slice

之外,所有的

ufs slice

都應開啟

softupdates

,這樣對於提高系統整體效能很有好處。

(/雖然也是

ufs slice

,但開啟

softupdates

會造成系統不穩定

——freebsd

文件如此警告,而筆者確實也吃過這個虧。不過,由於

/的內容不需要經常變化,不開啟

softupdates

和開啟了

softupdates

幾乎沒有效能上的差別) 。

softupdates

可以隨時通過

tunefs(

來開啟或關閉。在

label(

程式中,開啟

softupdates

的標誌是檔案系統顯示為

ufs+s。

之後是選擇安裝介質和要裝的

distribution

。它提供了幾組常見的情況。

minium

安裝最小系統,包括一些基本的

unix

程式。developer

包括了一些開發工具;

x-developer

和kernel-developer

分別是x

和核心開發人員用的。此外還有可選的

ports

,它可以幫助我們來安裝應用程式。

我通常使用的是

custom(

定製安裝

),不安裝源**、

ports(

因為這些可以從

cvsup

同步得到最新的,安裝一遍浪費時間

),只安裝

xfree86(

主要是為了執行

cvsup

,因為編譯不需要x的

cvsup

需要很長時間,而且很多其他的東西,如

php要用到的

gd等等,需要

xfree86

的庫檔案的支援

)、基本系統以及一部分庫檔案。當然,您也可以根據需要選擇安裝其他元件。

完成之後系統就開始安裝了。注意,一旦安裝開始,所有前面做的分割槽、建立檔案系統等操作就結結實實地寫到了硬碟上,再沒有反悔的機會了。如果您的硬碟上包含重要資料,那麼請在這之前備份。

根據計算機速度的不同,這個過程可能持續

10分鐘到數小時不等。在此過程中,除了光碟或硬碟出問題之外,基本上不會出現節外生枝的情況。按

alt+f2

可以切換到用於除錯

sysinstall(

的控制台,

alt+f4

可以切換到乙個命令列控制台,這些都是除錯

freebsd

安裝過程,或應付緊急情況的,通常用不到。

全部系統檔案安裝完成之後,

sysinstall(

會給出乙個祝賀畫面。同時,它也告訴你如何在以後執行

sysinstall(

進行其他操作,如配置等等。實際上,在

freebsd

中sysinstall(

基本上相當於

windows

控制面板的作用。

隨後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配置網路、設定時區、顯示字型、

xwindow

等等,並且建立新的使用者

(freebsd

中的內建管理員叫做

root

,但由於它擁有一切特權,因此完全靠它來做日常工作有時會不太方便,筆者自己就曾不慎以

root

身分刪除了

modules

,然後戰戰兢兢地重新編譯核心)。

freebsd

安裝盤上還提供了一些

packages

。這些packages

是預先遍一號的應用程式。對於一台擁有很好的

internet

連線的、速度足夠快的機器來說,並不需要安裝

packages(kde和x

除外,編譯它們各需要花上一天一夜的功夫

)。這台機器速度還稱不上

「足夠快

」,所以我安裝了

cvsup

,它在devel

中。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安裝了

freebsd

的基本系統。由於

freebsd

基本系統中包括很多庫檔案,並且,這些庫檔案可能已經被發現存在問題,因此現在立刻安裝應用程式或服務(如

apache等等)

是不合適的。此後我們將講解

freebsd

(cvsup)

、應用程式的安裝,以及優化。

Arch Linux 安裝基本系統

dhcpcd ping baidu.com timedatectl set ntp true檢視系統硬碟資訊 fdisk lbios 和 mbr 掛載點分割槽 分割槽型別 建議大小 mnt dev sd x 1linux 剩餘空間 swap dev sd x 2linux swap 交換空間 大於 ...

ubuntu基本系統的安裝

1.分割槽主要分四個 swap交換區 大概為記憶體的兩倍 boot啟動區 1g左右,根目錄區 用於裝系統 5g左右,home使用者的主目錄區 放使用者的各種檔案 10g左右 3.安裝完程之後首先設定你的安裝源,源的好壞會影響後面的安裝。以我自己的為例 電信使用者可以直接使用這個 先備份你的sudo ...

安裝Sarge(二) 配置基本系統

上篇文章講了如何安裝debian sarge gnu linux的基本系統,這個系統是沒有任何其它外加東東的,應該說是比較純淨的系統了。除了最核心的服務之外就沒有其它的服務程序,也沒有圖形介面之類的額外軟體包。如果想學習這個系統的話,建議大家記一記現在都安裝了哪些包,以便以後系統亂了,還可以回到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