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工程改進的經濟學 環境偏

2021-03-31 08:56:59 字數 1767 閱讀 8976

人員、過程之後,我想說說乙個不可忽視的引數:環境。

因為看的多是翻譯過來的文章,所以起初搞不清楚這個詞多應得英文到底應該是什麼。因為以前接觸過的可以作此翻譯有

envirnoment,context

等等。應該說在這個地方似乎都還合適。不過我想了想還是選擇了

enviroment

。這個詞可以脫離技術遠點。更可以解釋的豐富點。

硬環境,通常說的配置環境。這個環境可是需要公司投入相當大的人力和財力和管理精力。所以它決不是錢可以解決,而是觀念的轉變。我有個同學所在單位那叫做乙個不拿

rmb當錢花,領導花了幾百萬買了套配置環境,仍在一邊,據說現在主要用來發

mail

,那就乙個讓人心痛阿。。。

為什麼配置這麼重要?自動化是必須的呢?我想還是和構架優先有關。現代的軟體開發觀念中,根本沒有什麼是固定的,不知道是工程的進步還是人類的讓步。我們從初始、精華、構建、移交四個步驟可以看出,現在軟體工程已經沒有顯示的活動概念,就是說整個專案從頭到尾已經不再按照需求分析,設計,編碼等等常用觀念來處理整個生命週期,而是強調專案的狀態,而每個活動都會出現在各個狀態中。在專案的收尾階段共同達到滿意的狀態,這就是強調結果導向,中間的都是過渡產品,臨時構件。這些臨時構件很關鍵但是不重要,可以迭代向終點前進,在未完成前進行關鍵迭代,避免正式整合時候發現人力不可挽回的災難。另外,現在的軟體市場已經成為了買方市場,**是過去軟體公司跟掃盲似的教育客戶。客戶真他媽難伺候,什麼怪問題都有,為了應付這些古怪的問題,我們針對不同的客戶需要準備不同的構件。這就是為什麼強調構件化開發。每個構件都有不同的版本,我們需要把這些奇奇怪怪的版本記錄下來,按照乙個的方式予以組合,形成配置基線。這條基線對於回追或者是進化都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我突然發現,我們軟體開發的產品開發的產品讓很多公司實現了無紙化辦公,結果自己常常記了

n多東西。

我們雖然對自己充滿信心,但是理智告訴我們,我們的產品絕對不可能達到滿分的地步,所以缺陷在所難免,無論是客戶的合理化建議,還是效能上的自我突破,或者是某些人的特殊愛好,我們都要對系統進行調整,這些調整是需要以可管理的方式開展的,它是以乙個叫做

sco(

software change order

)的冬冬未開始的。這個

sco紀錄了原因,解決方案,具體措施,消耗成本,當前狀態等等。這個對於成本,進度等等是乙個非常重要的資料。很多時候直接決定了該軟體是否可以

release

出去,通常是趨勢減緩。可是如果沒有自動化工具如何開展統計,手工計票?你以為**阿。 都會

uml嗎?你學的時候是在紙上畫的嗎?畫錯了怎麼辦?哭。我相信絕對沒幾個喜歡在

word

裡面畫uml

圖的。大部分都是

rose,together

或者是play case

,gentle

等等。畫錯了,重來吧,說的輕鬆,看看

rose

的**。。。汗。當過

qa嗎,用

excel

紀錄bug

嗎,會統計嗎?幸運了,

excel

的確可以做各種報表。用過

clear quest

嗎?還會回去用

excel

嗎?會寫

sql建表嗎?不會,我不會,我會用

e-r studo

,我保證比你快,關鍵是修改的比你快。還在用

nodepad

寫程式嗎?用

vi的不討論。我喜歡用vc和

visual studio 2003

。這些工具太重要了,對整個團隊的生產力提高發揮了不可磨滅的效能。沒有他們叫我怎麼活。

軟體經濟學及其改進

實話,我是乙個剛剛畢業1年多得軟體工程師 希望真的有資格稱呼自己這個 談軟體經濟學這個話題,純粹是個人興趣,也是看書的乙個心得報告。談經濟,首先要明確輸入是什麼,即引數 思考問題的核心點在那裡。軟體經濟學一般來說有五個引數,分別是規模 過程 人員 環境和質量。這五個點每個都是一門學科,但是這五個點絕...

軟體的經濟學

如何在軟體開發過程中創造最大的價值,這就涉及到了軟體的生命週期的問題,是在乙個較長的時間裡推出一套比較完整的功能獲得利潤,還是在在適當的時間裡推出不同的版本來分期獲得價值那?貼現值,現值等概念在經濟學和金融學裡已是最通俗的概念,但真正的將這些咚咚用到具體的實踐中,卻是微乎其微的,作為商務 科班 的我...

軟體工程的「政治」與「經濟」

吳旻泰巖網路工作室 有程式設計師來面試。但他的回答還是把我嚇住了。他說,他們會在一台伺服器上,啟動40個程序來處理併發問題,其中乙個是主程序。我怕我聽錯了,連忙再問 是不是像啟動40個exe程式那樣?這回我終於聽懂了。他說,對,40個守護程序。我把他的話理解性的敘述一下,以便於描述。這個專案的原始框...